|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徐玺翔 记者朱彤)记者7月11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日前完成新疆首个Ku波段北斗星基定位装置首次测试,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传统电力巡检工作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依赖GPS定位容易受到地形、电离层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定位失效;另一方面,人工巡视杆塔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视野盲区,难以全面发现问题。
为解决上述难题,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联合国网思极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大学等单位,历经一年的集中攻关,成功突破了通导一体多频多模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北斗卫星信号与Ku波段高速通信链路的深度耦合。
团队研发的Ku波段北斗星基定位装置,成功填补了输电线路无信号区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的空白。该装置支持无人机在沙漠、山区等复杂环境下独立完成巡线作业,有效提升了巡检效率和安全性。
此次测试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Ku波段与北斗系统的融合应用。作为卫星通信常用微波频段,Ku波段具有高指向性信号传输特性,可在无公网区域构建“空中数据通道”,保障定位与巡检数据实时传输。
据介绍,经测试,在220千伏达清泉一线无信号区域,搭载该装置的北斗高精度无人机顺利完成了5.6公里线路巡检。该装置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信号校准并稳定运行,能够为作业终端提供实时高精度服务,水平误差控制在8厘米以内。相较于传统地基固定站定位模式,该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可为电力巡检提供便携式高精度定位服务。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优化技术性能,拓展多元应用场景,为新疆电网高质量发展筑牢通信技术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