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看!澎湃的海洋经济新动能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呜……”随着一声悠扬的汽笛长鸣,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坐上”火车,奔向大海!
  不久前,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又添新线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正式运营。作为全国首个为海铁联运打造的铁路场站,来自义乌苏溪镇的商品只要进了苏溪站,就能直接驶向舟山港,销往全世界。
  “把港口延伸到工厂门口”,有效帮助企业节本增效——这,只是近年来海洋经济勃勃向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枚小小切片。
  浩瀚海洋是生命的原乡,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油气和生物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强国建设步履铿锵。
  海洋科技攻关持续加强
  认识海洋,要先进入海洋。可以说,科技水平的高度决定了海洋开发的深度。
  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去年年底,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继美、日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这一深海重器的国家。
  “20世纪,我国由于深海技术装备能力有限,没能助力地球科学重大理论的突破。如今,‘梦想’号入列,无疑给中国地球科学和海洋科技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一颗强大‘心脏’!”中国科学院院士翦知湣赞叹。
  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自主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投入使用,以“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潜水器等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深海科技装备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海洋强国的科技成色更足。
  夏日的海南三亚,骄阳似火。在其东南海域约200公里处,坐落着我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不久前,它正式运行。
  “这里将成为重要的国家级海上试验基地,它所具备的深海测试试验能力,将为自然资源部重大海洋观(监)测业务系统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为海南省打造‘深海智造’特色产业集群,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提供有力支撑。”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说。
  这只是我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的一部分。据了解,其他试验场分别位于山东、浙江和广东,承担着不同的海洋试验任务,将共同聚焦提升“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构建深海装备“技术研发、测试试验、成果转化、产品孵化、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此刻,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海域,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LHD1600“奋进号”形似一把小提琴,正在平稳运行,源源不断地将来自大海的清洁能源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并网运行时间超过38个月,发电超过530万度。
  目前,“舟山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我国首个具有公共测试泊位的潮流能示范工程;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顺利并网,装机功率居全球首位;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20千瓦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首次海试……海水被“演奏”成电能,并奏出海洋清洁能源的最强音。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今年2月,“志高号”和“志远号”两“兄弟”携手亮相。
  这可是两艘海上“大力士”——“志高号”可以一次性吊起3600吨的风电设备,精度误差不超过10厘米,“志远号”则可以稳稳矗立在70米水深的海域作业。两“兄弟”互相配合,助力海上风电安装,将为加速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服务“双碳”战略注入澎湃动能。
  “当前,我国海洋船舶新接订单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海洋能、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引领海洋经济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跃升。”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说。
  海洋生态保护持续深入
  “鲸鱼!鲸鱼!”广西北海涠洲岛的海面上,一头深灰色的布氏鲸从海里探头前跃,露出庞大背脊,引得附近游艇上的游客发出阵阵欢呼。
  最新数据显示,涠洲岛海域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鲸群分布区,布氏鲸个体识别数从2016年的10余头增加到2024年的60余头,形成独特的大陆沿岸观鲸海景。
  为何鲸鱼喜欢聚集在这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吸引了大量海洋生物回归。”当地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说。
  改造珊瑚石民居为高端民宿,发展“海底花园”潜水观光……好生态激活了旅游经济。37岁的潜水教练郑庭钰告诉记者:“水下的珊瑚多,鱼也多,海底的生境变漂亮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只是众多人海和谐故事中的一个。近年来,我国全面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已建立涉海自然保护地352个,保护海域约9.33万平方千米。特别是“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96.8亿元,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82个,整治修复海岸线480千米、滨海湿地330平方千米,新营造红树林88平方千米。
  浩瀚海洋,不仅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更将人类联结成为命运共同体。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做出更多行动——牵头成立“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制订行动框架,获批1个协作中心、4个实施伙伴、5项大科学计划和9个项目,不断提升在全球海洋治理等方面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瞧,涌动的蓝色经济新动能,正蕴含巨大能量!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5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