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跟我一起读一起写
丁立梅是一位以清新、细腻、温暖见长的散文作家,她笔下的世界,充满了草木的清香,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深情体悟和描摹。
眼下是暑热天气,我们是不是也想写一写当前的生活,描绘一下暑天?丁立梅老师写的暑天,给我们打了一个样板。
她在描绘暑天时,并非着力于渲染难以忍受的酷热和烦躁,而是常常赋予它一种特别的诗意,温情,甚至还会蕴含禅意,展现了她独特的观察视角。
一、感官的细腻描摹,尤其强调“光”与“声”:
阳光与光影: 她善于捕捉不同时刻阳光的质感,把它具象化、可感触化。比如:“阳光像水银,铺了一地”,或者写正午阳光的灼热刺眼,傍晚阳光斜拉的悠长影子。她写树叶在阳光下的油绿发亮,写墙壁被晒得发白,写地面蒸腾的热气等等。
声音: 蝉鸣是暑天的标志性符号,丁立梅常描写蝉声,但不是烦躁的噪声,而是“聒噪却充满力量的生命合唱”,是她笔下“流泻的阳光”的一种听觉对应物。此外,她还会写风吹树叶的窸窣,蛐蛐的低吟,午后的寂静,这些小声音在暑热的大背景下反而更显清晰和生命力。
二、聚焦“小生命”的坚韧与活力:
丁立梅特别关注烈日下的草木和小动物,以此反衬或化解暑热的沉重。
她写“狗尾草在路边倔强地绿着”,写喇叭花(牵牛花)在晨光中绽放,“朝着阳光的方向”。
写蚂蚁、瓢虫在滚烫的地面或叶子上忙碌奔波,展现这些小生灵在酷热中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顽强生长的草木和昆虫,成为了暑热中“倔强”、“坚持”、“生机”的象征,赋予了暑天一种独特的动态生命力。
三、融入人情味与生活意趣:
夏日风情画: 她描绘人们在树荫下乘凉、下棋、打盹的情景,老人摇着蒲扇,孩童追逐嬉戏,构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夏日风情画。
夏日食趣: 凉津津的井水冰镇西瓜、清甜的绿豆汤、散发着清香的黄瓜,这些消暑之物在她的笔下带着抚慰人心的清凉和甘甜,是暑天带来的小小确幸。
日常生活细节: 晒被子(“被阳光晒得胖胖暖暖”)、洗衣服、午睡醒来时皮肤的微汗与窗外的光线,这些寻常细节经过她的点染,都充满了安宁温馨的味道。
四、赋予哲理与诗意:
生命礼赞: 丁立梅常常借暑天的极致环境,歌颂生命本身的顽强与美好。那在酷热中依然盛放的花、不懈鸣叫的蝉、努力生存的小虫,都是她赞美生命韧性的载体。
发现平淡中的美: 她教会读者在看似难熬的暑热里,发现光影流动之美、草木葱茏之盛、万物生机之盎然。炎热成为一种背景,衬托出生活的朴素诗意。
对比的运用: 她擅长运用对比,如在炎热的核心地带(阳光下),却描绘了树荫下的凉意、井水的冰凉、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比强化了感官体验,也凸显了她要表达的宁静与清凉来自内心的安顿和对美的感知。
五、语言风格:清新、温暖、富有画面感
她的文字简洁凝练,却充满画面感,比喻贴切新颖(如“阳光像水银”、“蝉声如雨”、“狗尾草倔强地绿着”)。
情感基调是平和、温暖、甚至带着点欢喜的,少有对酷热的抱怨,更多的是观察、理解和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