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区事区议”:职工说话管用了,问题解决更快了(图3幅) ◎张超超 “过去领劳保用品,光核对姓名、尺码就得翻找半天,走廊里排的长队能一直延伸到拐角;3月初在运输区议事恳谈会上反映这个问题后,第二天办事员就建起了职工衣物尺码台账,按班组编号归档,现在随到随领,再也不用排队了。”6月23日,谈起“区事区议”工作机制推行后的变化,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梧桐庄矿运输区职工李志军感慨地说。这一鲜活案例,是该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今年2月,为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区队服务保障水平,畅通干群沟通渠道,梧桐庄矿出台《关于探索建立“区事区议”工作机制的通知》。以各区队为单位,秉持“矛盾不出区、纠纷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原则,依托“区事区议”工作机制平台,构建起覆盖议事恳谈、限时办结、专项督办的完整工作链条。按照制度设计,每月5日前,各区(科)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集职工在工资奖金分配、福利政策待遇、处罚罚款制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还会根据职工实际需求灵活拓展议事范围,让“区事区议”成为职工畅所欲言的“发声地”,真正将区(科)事务与职工诉求紧密相连,确保每一项意见都有回应、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每一件事项都有落实。 目前,“区事区议”工作机制已在综采二区、综掘二区、运输区、综合管理科率先试点。各试点单位迅速行动,建立健全了谈心谈话、意见建议征集、工作落实台账、公示公开监督栏等15项具体方案。在推进过程中,各单位通过“事前充分协商、事中高效办理、事后严格管理”三项举措,综合运用电话抽查、现场核验、职工满意度评价等方式,全程跟踪事项办理效果。这一做法推动问题解决从“一事一策”向“一类一治”转变,全力打通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3月18日,该矿综掘二区党支部书记孟祥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井下各个作业面施工战线长、运输距离远,锚固剂、锁具、螺丝等常用辅助材料领取频繁,职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他随即组织工会主席、办事员、材料员及职工代表召开议事恳谈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多方走访、实地勘察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并上报:由矿生产技术部或调度室提供固定箱式材料专用罐,罐身两侧喷上区队或科室标识,方便材料周转运输。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职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这个专用罐太实用了!不仅能装日常辅助材料,而且像油缸、水泵电机这样的大型设备备件也能混装回运。我们入井轻松多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综掘二区一队职工刘帅兴奋地说。 “区事区议”工作机制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职工从政策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通过区队议事恳谈会优化了罚款制度后,只要职工当月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罚款月底就可以免除。现在,大家抱怨少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综掘二区一队班长梁志勇深有感触地说。 “区事区议”工作机制赋予了职工更多话语权,架起了干群沟通“连心桥”,更成为管理效能提升的有力抓手。职工能够毫无顾虑地表达想法、提出建议,区队领导也能更精准地掌握职工需求,解决实际困难,让职工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班组凝聚力显著增强。正如综掘二区党支部书记孟祥说:“该机制推动了北翼皮带系统优化,皮带数量从 4 部精简至 2 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管理效能的双提升。” 从基层问题的高效解决到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区事区议” 工作机制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持续推动着干群关系优化与管理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1:综采二区在议事恳谈会上征求职工意见建议 图2:运输区办事员利用台账为职工发放劳保用品 图3:综掘二区队长向职工了解辅助材料的运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