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5年班组管理关注三: ◆问题综述·与您说说人工智能③ 人工智能开启“人机协作”新模式 ◎程友华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企业的各个角落,尤其在企业班组层面,人机协作正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重塑着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这种协作模式并非简单的人机相加,而是深度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人机协作在企业班组中的应用,探讨其带来的新工作流程、沟通方式及团队协作的变化。为更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我们不妨先看看两个案例。 在重庆一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装配车间,以往发动机装配工作主要依赖熟练工人手工操作。这不仅对工人技能要求高,而且由于人为因素,装配精度和质量存在一定波动。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机器人被部署在关键装配环节,并配备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算法,以毫米级精度完成装配动作。工人则从繁琐的重复性装配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任务,如对装配后的发动机进行整体检测、调试以及对机器人的维护与监控。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与机器人紧密协作。工人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机器人装配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机器人操作出现异常,如装配力度异常或零部件安装不到位,工人能够迅速介入,通过操作终端调整机器人参数或进行手动干预。同时,机器人的精准装配大大减少了装配误差,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据该企业职能部门统计,引入人机协作模式后,发动机装配的次品率从原来的5%降至1%以内,生产效率提高了30%。 无独有偶。当地另一家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在面临着元件检测和分拣效率低下的问题时,将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引入班组后,该系统利用智能计算方法,快速识别电子元件的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等问题,并将信息快速反馈给线上机器人,引导其将有缺陷的电子元件快速抓取并放置在检测区域,检测系统瞬间完成检测,并将结果反馈给分拣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根据检测结果,准确地将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分拣到不同的容器中。 在这一过程中,职工承担着系统监控、数据记录以及对复杂问题元件的二次检测工作。他们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检测和分拣的运行情况,当检测系统出现识别困难或不确定的情况时,职工凭借专业知识进行人工判断。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不仅使电子元件的检测和分拣效率大幅提升,每小时检测数量从原来的 500 件提高到 2000 件,同时漏检率降低至 0.1%以下,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这两则看似不同的案例,却清晰地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人工智能与班组职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机一体”的完美配合。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人工智能与班组职工之间各自的优势到底有哪些? 从先进企业的实践来看,人工智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具备高度的精准性和重复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精确的任务。它们不受疲劳、情绪等因素影响,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工作状态。二是人工智能系统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对大量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参数设置。这两大优势班组职工很难同时具备,但这不说班组职工就没有优势可言。 班组职工的优势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组职工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灵活性,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方式,而人工智能却不能。二是在人机协作环境下,班组职工之间通过相互分享经验、协同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样能提高整个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较之下,不难看出,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工作流程往往以人工操作为核心,环节繁琐且效率低下。而在人机协作模式下,新的工艺流程更加注重人机之间的协同与互补,在更深层次影响企业深刻变革。包括: 首先,沟通方式的转变。在人机协作模式下,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一方面,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沟通更加注重信息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通过内部通讯工具和实时监控系统,职工可以随时交流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汽车制造车间,不同工位的工人可以通过车间内部网络及时沟通装配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通过特定的操作界面和编程语言实现。工人通过操作终端向机器人发送指令,机器人则将工作状态和数据反馈给工人。这种沟通方式要求职工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智能设备和系统。 其次,团队协作的延伸与拓展。传统的团队协作主要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而现在则扩展到人机之间的协同。在团队角色方面,职工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智能设备的管理者和维护者,以及复杂问题的解决者。他们需要与机器人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例如,在电子元件生产班组中,工人与机器人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团队协作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班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还包括与企业其他部门,如研发、售后等的沟通与合作。在人机协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技术难题或设备故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解决。这就要求企业建立更加开放、高效的沟通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协作。 总之,人机协作在企业班组中的应用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通过发挥人工智能和职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新的工作流程、沟通方式和团队协作模式。在新的工作流程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沟通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团队协作的新变化则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只不过要注意的是,人机协作模式的推广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职工数字化技能的提升、人机协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这需要企业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对智能设备的操作和管理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人机协作系统,确保其稳定运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人机协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机协作模式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