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安联合: 为6000+员工装上“智慧大脑”(图3幅) ◎赵天奇 裴仲甫 瞿金香 夏日好时节,销售势头旺。眼下,地处淮河之滨的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内一派繁忙,一辆辆满载着聚烯烃及副产品的货车从这里缓缓驶出,运往华东地区的下游客户。 煤化工产品热销的背后,是中安联合推进区域一体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举措的持续加持。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全产业链煤化一体化新建企业,中安联合除核心业务外的辅助业务全部外包,外包队伍数量大,现场有本部员工1100人、生产班组77个,业务外包队伍40余支、员工5200多人,形成“6000+中安人”队伍组织架构。公司顺应人工智能发展大势,以“区域一体化、班组全覆盖”的前瞻思路谋篇布局。2019年7月,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同步建成投用以SMES(超导储能系统)为核心的生产运营数智平台,实现了关键装置、生产班组实时动态监控。几年来,公司在数智化浪潮中深耕不辍,以“智造”基因重塑基层治理范式,迭代升级涵盖化工和煤矿两大业务板块产供销全产业链、区域内全部班组的数智化立体网络。2024年,公司获评安徽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煤化工行业数智化转型”案例入选工信部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优秀实践案例。 从聚烯烃产品智能排产,到工艺动态优化,一个个人工智能运用场景不断“上新”;从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慧矿山,到AGV(自动导引车)无人叉车、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无人值守磅房、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车定位、5G机器人巡检、“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报账机器人”,一系列智能化创新技术深化运用,为班组管理装上了高效运转的“大脑”,也推动了企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蝶变”。 给生产管理装上“大脑”,让生产指令直达基层,班组生产更高效。 5月26日,在中安联合CCR1(中央控制室),几乎占据一整面墙的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厂区关键部位、生产班组实时监控视频,整齐排列的130多台的显示屏上闪动着即时数据,工作人员正在高效处理各类信息。“以前主要靠‘电话+现场调度’的方式指挥生产,现在通过实时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优化提级后,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实时查看到全部生产装置生产运行指标,生产指令也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班组乃至在岗员工,生产组织工率比以前大幅提高。”生产计划部值班调度长田晓野说。 “当下正值生产的黄金时节,这些智能监控视频平台就等于给基层现场管理特别是安全环保生产再加上了一道保险杠,班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了,安全环保生产更有保障了,员工完成增产创效、降本增效指标也更有底气了。”5月27日,烯烃部S-MTO(甲醇转化烯烃)装置“欢呼雀跃”、马力全开,三班班长王亮亮指着主风机组上方的智能监控视频说。该装置现有5100台(套)动、静设备,分布在两大系列单元内,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环保管控压力大,王亮亮说,以往巡检既费力又耗时,即便只检查重点部位、关键设备,巡检一趟也需要两个多小时。今年初,他们在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持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原有的40多个视频监控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逐步实现了装置区域内动火、登高作业、设备运行、人员标准化规范性操作、劳保着装规范等5种行为的全天候、无死角自动分析检测,有效保障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不单是在生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班组的保供、仓储、降本增效等领域的创新运用同样“亮眼”。 在聚乙烯智能仓储,32台 AGV无人叉车穿梭其中,科技感十足。从包装线上叉取聚乙烯产品,自动识别路线、驶向库区,把产品放置到指定库位,然后开始循环作业,实现单产品入库、堆垛、发货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以前这都要靠人工操作。我2018年7月来中安工作,亲眼见证了公司智能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之前需要50多人合力完成的事,现在只要班组少数人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从最初的叉车搬运、无人叉车单线试运行,再到目前的“5G+工业互联网”安徽省创新示范,我身在其中、干在其中,感到很有成就感。”谈到聚乙烯智能仓储的发展历程,扬子物流中安项目部叉车班班长程雷满脸自豪。 现代煤化工对电力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有着更高要求。在电仪中心220千伏变电站,两台搭载着一系列传感器的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丝滑移动,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室内温度等信息,并在执行完任务之后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传至后台,为运维人员精准管控电力设备提供依据。 “像这样的无人巡检机器人已在中安公司的5个配电室‘上岗’,它就像‘千里眼’‘顺风耳’,每天24小时替代现场运行维护人员巡检。一旦采集到异常,自动触发预警,形成‘数据预判—智能维护’闭环管控。”中原供电中安分公司供电班班长高延民介绍道。借人工智能之势,这支由36名员工组成电力保供团队以电网安稳运行2600天和供电设备零故障、重要负荷零晃动、保电工作零差错、供电服务零投诉等“四零”优良业绩,在煤化工热土上锻造出“中原供电铁军”的品牌形象。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从“新”发力,向“智”而行,持续加力打造班组治理“智慧大脑”,让智能算法穿透基层“最末梢”,中安联合班组建设澎湃着创新活力。 图1:中安联合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控制全厂生产 图2:中安联合班组员工互相交流学习智能仓储设备 图3:中安联合“师带徒”设置智能巡检机器人相关控制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