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71|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神枪手)“最老游击队长”让总统头疼的神枪手

发表于 2011-9-30 14:1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马鲁兰达是当今世界上资格最老的游击队领袖,他控制了哥伦比亚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他把哥伦比亚历届政府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被国际缉毒机构视为“头号毒源”,他遭美国国务院500万美元的悬红通缉,可他却是哥伦比亚贫苦百姓心中的“大救星”,是令哥伦比亚军警闻之色变的“超级神枪手”,是让许多哥伦比亚女性为之倾心的“绿林好汉”,现在还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嘴上的“真汉子”。
  “马鲁兰达是条真汉子”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不是恐怖组织,他们是一支真正的军队;马鲁兰达不是恐怖头目,他是条真汉子!”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1月10日在马鲁兰达下令释放两名被扣六年的人质之后由衷地称赞道。这位特立独行的总统当着国会所有议员的面说:“尽管有人听了不高兴,可我还是想说,马鲁兰达领导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是一支有政治目标的真正军队!”
  查韦斯的这番话让哥伦比亚政府非常不高兴,哥伦比亚内政部长卡洛斯·霍尔古宁愤怒地说:“什么真正军队?什么真正汉子?马鲁兰达领导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早被国际社会定性为恐怖组织,有人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呢?!”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的发言人赛萨尔·毛里西奥高声宣读一份总统的书面声明:“无节制地绑架,不分青红皂白地安炸弹,招娃娃兵害孩子们,谋杀孕妇和老人,埋反单兵地雷导致成百上千人失去了手脚……马鲁兰达让这个国家的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给人民造成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他算得上哪门子的好汉与英雄呢?!”
  隐身深山密林里的马鲁兰达显然听到了由他引发的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两国之间的嘴仗,他迅速发表声明说:“2008年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向乌里韦总统全面开战年!我们将利用政府无能和军队薄弱之机全面出击!”马鲁兰达这番下战书般的誓言也让美国深感不安。美军南方司令部的一名将军告诉记者说:“马鲁兰达与乌里韦相安无事的好日子结束了。哥伦比亚和驻中南美洲的美军都得做好战争的准备!”
  最老游击队长是神枪手
  让哥伦比亚总统和美国将军大为紧张的马鲁兰达堪称中南美洲地区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被国际媒体称为“当今世界最老资格的游击队长”。
  “曼努埃尔·马鲁兰达·维莱斯”不是这个传奇人物的真名,他的真名实姓其实是佩德罗·安东尼奥·马林。因为他枪法很好,射石饮羽,得到“神枪手”的绰号,这个绰号在哥伦比亚家喻户晓。
  马林1930年5月13日(也有说是1928年5月13日)生于哥伦比亚盛产咖啡的金迪奥省赫诺瓦镇一户农民的家里。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身为五个孩子中老大的他小学刚毕业就被迫辍学,开始以帮人伐木或者贩卖甘蔗贴补家用。
  “做小生意走南闯北的生活给我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马林后来在谈及他受“进步思想”影响起因时说:“当时的哥伦比亚革命家盖坦在乡村和城市贫民中很有影响力,他主张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思想很容易被像我那样一无所有的百姓所接受。我记得有好几次为听盖坦支持者的演讲,连身边的甘蔗被人顺手牵羊偷走了都不知道……总之,盖坦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回到赫诺瓦镇,也会学舌般地将盖坦的思想讲给身边的人听,因此被人称为‘小盖坦’,而镇上的警察分局则给我盖了一顶‘革命分子’的帽子,威胁要把我逮捕入狱!”
  好景不长,哥伦比亚保守党政府不久秘密杀害了盖坦,并在全国范围内严打“盖坦分子”。1949年,年仅19岁的马林自然成了赫诺瓦镇警察们严打的对象,不但连小生意都做不成了,还只能东躲西藏“像老鼠一般”。血气方刚的马林于是纠集几个表弟,加上儿时的好友总计14人,带上两杆猎枪和10把菜刀,跑到小镇附近的山里“拉起了武装”。
  马林和他伙伴的第一个行动就是用手中简陋的武器,攻打赫诺瓦镇警察分局,这次冒险行动没有成功。但他却就此认为自己是“一名游击战士了”。“不过,那时候我和多数起来反对政府的农民武装一样,只是想对抗当地的警察,并没有长远的革命理想与政治追求。”
  “直到我受到了哥伦比亚共产党的全面影响,特别是遇上了哥伦比亚共产党派到我队伍的政治委员路易斯·马兰蒂斯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革命,什么是政治理想。当然,我最初带上山的几个亲戚不愿意接受革命思想,所以我跟他们分道扬镳了。那没关系,因为只有共同理想的人才能走到一起,就这样,我和政委马兰蒂斯一起策划军事行动,接二连三地向当地的警察局和军队哨所发动进攻,且连连得手,因此,我的队伍开始日益壮大起来……为了纪念在战斗中被政府军杀害的游击队领导曼努埃尔·马鲁兰达,我正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曼努埃尔·马鲁兰达·维莱斯!”马鲁兰达很多年后回忆说。
  不过,对于多数哥伦比亚人来说,“神枪手”的绰号远比马鲁兰达的名字响亮得多--1958年5月的一天,马鲁兰达亲率530名武装人员攻打金迪奥省一处军事要塞。坐镇指挥的对手是哥伦比亚政府军一名身经百战的旅长。他指挥政府军打退了马鲁兰达的多次强攻,并躲在工事后面高声叫骂,羞辱马鲁兰达。
  “惨重的伤亡,加上对方的羞辱,我的血直往头上涌,”马鲁兰达回忆成名之仗时说:“我一把夺过身边警卫的长枪,开始寻找叫骂声的声源,结果发现800多米外军事要塞上一处很小的射击孔是对方的隐身之处。我屏住呼吸,只一枪,旅长就哑了,紧接着就听到要塞里传出一阵阵恐慌的叫嚷声,我们借势冲了进去,一下子就解决了一个旅的政府军,并且发现我的一枪正打在旅长的眉心上!”这一枪让马鲁兰达有了“神枪手”的绰号,加上他从那之后很注重狙击手的培训,因此,“神枪手”成了哥伦比亚政府军闻之色变的代号。
  有人愣想跟“神枪手”比试一下——1962年夏天,一支完全由美军退伍兵组成的小分队受哥伦比亚政府重金之聘,潜入马鲁兰达游击队活动地带,要跟马鲁兰达一决高下。然而,30名美国退伍兵仅剩6人生还。一位死里逃生的美国退伍兵许多年后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每天都有战友倒下,而始终找不到对方的射击位置!”
  这一消息传开后,哥伦比亚上下开始以“神枪手”代称马鲁兰达了。追随他的贫困农民也越来越多,并于1964年正式成立“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最终成为一支在全国各地拥有70个阵线、约1.5万人的非正规部队,控制了哥伦比亚全国40%的乡村和大部分古柯种植区。马鲁兰达本人则成为哥伦比亚近半个世纪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熟读兵法指挥战斗
  马鲁兰达能跟哥政府叫板多年有两大利器:一是他精通兵法;二是他擅长用人。
  马鲁兰达受到的正规教育只有小学五年级,但他酷爱读书。他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政府军将领写的著作,如托瓦尔将军、兰达萨瓦尔将军和马塔拉纳将军等人的军事著作,军方的出版物也是他涉猎的对象。在他的床头柜上还放着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西班牙文译本,他反复阅读,潜心研究。一名追随马鲁兰达多年,后脱离“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贴身随从曾经撰文称:“他是真能把《孙子兵法》学以致用的人,比如说他特别强调狙击手的重要性时,引述的理论依据就是《孙子兵法》里‘擒贼先擒王’。再有,在指导游击战时他并不强调多杀人,而是攻心,这同样也是受《孙子兵法》的启发。”
  马鲁兰达的另一个长项就是擅长用人,且用人不疑。在马鲁兰达的斗争生活中,哈科沃·阿雷纳斯是他的助手和亲密战友之一,几乎一起指挥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来所有的重要战斗。不过,阿雷纳斯对“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最大的影响就是将这支游击队“正规化”。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从1982年起开始实施军衔和部队番号制,武器弹药也启用统一的标准,他甚至组建了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士官学校。1990年,阿雷纳斯死于“心脏病”,但有知情者透露说,他是遭手下“暗杀”。眼下,“革命武装力量”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书记处,由7人组成。熟悉马鲁兰达领导风格的知情者透露:“与其他的游击武装头目不同,马鲁兰达用人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少‘一家言’,他信任相中的助手,并且愿意让助手各司其职,比如说除他之外的6人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甚至有某个方面的拍板权,这让手下的人更死心踏地地为他卖命。”
  变脸“丛林王”
  “很难给马鲁兰达简单定性,”哥伦比亚国内的政治家们不约而同地说:“任何简单地将他视为反政府武装头目,绿林好汉,或者恐怖分子,南美大毒枭似乎都不合适,他集太多的角色于一身。”
  马鲁兰达在美国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2006年3月,美国司法部长阿尔伯托·冈萨雷斯宣布,在征求了美国缉毒署和司法部官员的意见后,美国正式宣布马鲁兰达为恐怖分子,他领导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是恐怖组织。为此,美国国务院悬红500万美元缉拿马鲁兰达。美国人表示,将马鲁兰达宣布为“恐怖分子”很有依据。比如说2004年11月,哥伦比亚内政部曾经宣布,马鲁兰达亲自密令手下,干掉来访的布什总统。欧盟不久也步美国务院后尘,宣布马鲁兰达为恐怖分子,根据是他涉嫌“杀害平民,走私贩毒”。
  马鲁兰达在许多国际缉毒机构的眼里是一个“超级大毒源”--2004年4月1日,哥伦比亚军火贩子卡洛斯·加马拉·穆里洛被捕。他被指控替马鲁兰达购买价值400万美元的火箭筒,机枪和其他重武器,而马鲁兰达用于支付这批武器的是2吨的可卡因。国际缉毒机构宣称,哥伦比亚是南美洲主要的毒品生产国之一,每年有大量的可卡因被贩毒集团运往美国和欧洲等地。在“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控制的南方各地,很多农民以种植古柯为生。种植古柯比种植粮食收益要高出好几倍,政府推行替代作物的计划遇到困难。面对指责,马鲁兰达曾经对哥伦比亚前总统帕斯特拉纳说过:“给我资金,我去取缔古柯。给我10年时间,我把它取缔掉,或者我们一起干。”马鲁兰达认为,“我们认为政府要根除毒品,必须为农民制定一项发展计划。因为成千上万的农民靠种植古柯为生,他们得不到国家的保护。我们向总统先生提出要求,制定一项取缔古柯的计划,用别的作物来代替它。那些信任我们的国际组织可以在这里存一笔钱,我们承诺取缔古柯的种植,请来优秀的农学家帮助农民种水稻、可可、玉米、棉花等。当这些作物开始生产时,古柯种植也就结束了。不能对农民采用动武限制的办法。”
  马鲁兰达还被指为“娃娃兵司令”,因为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称,“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经常招18岁以下,甚至12岁的孩子入伍,而“革命武装力量”有20至30%的武装人员是18岁以下,总计有5000之众。这些“娃娃兵”常被指挥官充当冲在一线的炮灰,而女孩更惨,往往沦为性奴隶。至于想逃走的“娃娃兵”被逮住后往往饱受折磨直至处死。不过,“革命武装力量”常常辩解说,这些少年之所以参加“革命武装力量”,因为他们太贫困,他们是自愿加入的。
  马鲁兰达还被哥伦比亚政府定性为“绑架大王”。哥伦比亚政府表示,出于勒索现金和政治需要,“革命武装力量”眼下扣在手中的人质就多达数百之众!对此,马鲁兰达反驳说,他扣押的全是“军警和政客”,目的是为了交换五六百名被政府关押在监狱的“武装武装力量”战斗人员和他们的亲属!
  事实上,马鲁兰达在哥伦比亚南部农村地区往往被当地百姓视为“大救星”,他们在马鲁兰达控制的地区内按自己的“政治体系”生活,接受教育,负责自己的安全事务,事实上,马鲁兰达控制的南部地区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马鲁兰达也在跟哥伦比亚政府试着“政治解决”,但马鲁兰达反对解除游击队的武装,对“战败者”的和平不感兴趣,多次表示游击队“决不交出武器”,认为“手里的武器是使政府履行协议的保障”。因此马鲁兰达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对话一直在战争的气氛中进行,在他们的议事日程上没有休战,没有非军事化,也不解除武装,唯一的承诺是坐下来与政府进行对话,寻求通过谈判从政治上解决国家的重大问题,实现国家的重建,包括在各个地区实施投资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变革和深刻的结构改革。政府方面则希望实现停火,然后在发生暴力冲突的地区由公共部门进行投资,改变那里居民的落后状况,让游击队员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由于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分歧较大,积怨颇深,从上个世纪90年初代开始的会谈最后无结果。相反,各界现在开始担心,传奇的马鲁兰达可能会在2008年制造更加惊人的行动来证实他的“实力”。  


来源:天津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