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回复: 0

借得寓言一缕魂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书感悟)
—— 读刘文华中篇小说《头一个架子》

◇杨好月

年逾八旬,读书写作渐疏。然而,近读刘文华中短篇小说集《恰夫妻少年》,读到会心会意处,忍不住击节拍案,也算老来一大乐事。尽管集子里的11篇小说篇篇精彩好看,但我想着重说说《头一个架子》。

《头一个架子》无论从其独特的故事、鲜活的人物,还是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篇小说。用文学评论家的专业语言讲,是一棵“活秧儿”。这篇小说发表于2002年第1期《太湖》文学期刊,接着被《小说选刊》同年第4期选载,2004年12月,获“红旗渠杯”第二届河南省文学奖,受到广泛赞誉。如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将其与刘文华的其他小说结集出版,读者可纵览作者创作历程和写作风格,更可喜可贺。

好作品必成经典,经典必令人百读不厌。当你反复阅读这篇小说时,总能咀嚼出些寓言的味道来,引发一连串的遐想。寓言的结构大多简短平实,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并以此劝诫,从而收到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小喻大的艺术效果。从这层意义上说,《头一个架子》又近乎长篇寓言了。

《头一个架子》讲述的是一个当代农村故事,表现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一次文化嬗变。要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精神蜕变竟是如此艰难复杂,甚至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故事的发生地点颇耐人寻味。墨水村原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村委会主任的儿子华的在县城读高中时就成了全村出类拔萃的人物,比他年龄大的南瓜才在乡里读八年级,衣袋里便插着金色的钢笔人前人后地炫耀。无论男女老幼几乎都讲粗话,动辄赌咒骂人,就连村委会主任也保留着随地咳痰的陋习,以为此乃自身特有的纯朴、率真、粗犷与魄力。当他接过油田工人递来的过滤嘴香烟时,竟觉得那烟把儿像城里女人的高跟鞋儿一样别扭,顺手掐掉了……这一切都与墨水村的名称既悖且谬,并有些讥嘲味道。在当代人看来,这些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未免失之偏颇,但寓言故事就是亦虚亦实、亦真亦幻。譬如《郑人买履》中的那位郑国人,即使再笨再迂,也不至于相信那根量鞋的绳子胜过相信自己的脚。

《头一个架子》的主题象征物是中原油田在墨水村外竖起的第一个钻井架。那架子来得很突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生长出来的,直冲云霄,巍峨得有些不真实,于是引来方圆几十里的人看稀奇。就有人说:“这儿的天要塌了,国家才给立了这么一根大柱子,擎着哩。”爱出风头的二壶索性爬到井架顶端,比比画画地说:“不得了,真不得了,从上往下看,人小得像蚂蚁,房子就像洋火盒。”为赚一根烟吸,他甚至跟小伙伴打赌要撕下一片云彩来,以至于高空坠落,摔断了一条胳膊,撞飞了一只眼球。

到底是村委会主任具有远见卓识,当众纠正了“架子撑天”的异端邪说,严肃指出那架子是棵摇钱树,等到钻出食(石)油来,“你就摇吧晃吧收钱吧”。此话果然应验,南瓜他娘很快就为墨水村的光棍儿撮合成两桩姻缘。那原因很简单,不是媒人长了本事,而是“以前村里穷……如今不同了,咱村有了架子”。

不承想村委会主任的郑重宣言又引起个别村民的顾虑,刚刚承包了榨油机的老一爹担心批量生产的地下油会影响他家的榨油生意,南瓜爹是个屠夫,又害怕今后猪油和羊油卖不出去。

但凡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觉出上述说法的荒诞不经,因为那高高的井架不仅不是用来擎天的,而且谁都可以区分食油与石油的不同用途。在小说中,头一个架子完全成为一种象征物,它象征着新鲜事物,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象征着人们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

故事发展到后来就更加荒诞无稽。二壶为偿还治伤欠下的债务偷盗井架上的螺丝与角铁,于是引来一股拆卸架子的风潮。此时此刻,村委会主任再来制止为时已晚,钻天高的铁架子轰然倒地,直砸得一片血肉模糊……

墨水村的秀才华的是不曾也不屑于加入拆架子卖废铁行列的,但他也无力阻止别人,连自己的伙伴也劝说不动。开学了,他背着墨水村最后一包还有人背的书去县城报到。路过村头时,他“掉过头来,拐上大路,蹚着滚滚涌动的大风大雪,一步一趔趄地把墨水村搁到身后头去了”。

每当读到结尾处,我的心就会剧烈地震颤起来,甚至不忍卒读,害怕看见那架子倾覆时血淋淋的场面。有几组看似对立实则相反相成的词语在我内心深处死死纠缠着:文明与愚昧、金钱与精神、长远与眼前、个人与整体。有时禁不住反问,为什么村委会主任不早些出面制止盗拆行为?难道村委会主任不晓得盗拆的结果是架子的崩塌吗?接着又想,墨水村大规模盗拆井架行为的发生,也许正来自村主任对二壶等人小偷小摸行为的包庇、对小村利益的顾及、对自己一村之长的面子的遮掩!

一位文友曾对小说的结局表示惋惜,说《头一个架子》的确写得不错,若是那架子不倒就更好了。我想,这是一个寓言式的小说,寓言故事就难免荒诞,一种看似平常的荒诞。这是一个悲剧,悲剧的结尾才更具警示力。头一个架子倒了,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架子竖起来,大家都会来护卫它,因为血淋淋的教训使人们懂得了架子的重要意义。《头一个架子》的思想价值也许正在于此。

据一份统计资料称,我国的长篇小说年出版量成千上万部,各类报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更是难以胜计,但是,能让人耐着性子读下去者寥若晨星,即便是被“选刊”“月报”类杂志选载的小说,多数也耐不住咀嚼品味。有文艺评论家说,文学患了软骨病。别看有些小说、电视剧动辄百万言、几十部集,篇篇油头粉面,部部花枝招展,皆是虚胖现象,不见精神。为什么不少文学同仁和读者对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格外推崇?除却独特的藏族风情描绘、典型的人物塑造和极富哲理的语言风格,要旨是该小说颇具寓言色彩。麦其土司的长子旦真贡布虽然勇敢聪慧、机关用尽,最后免不了被世仇多吉罗布暗杀的悲惨结局,反倒是土司的另一个傻瓜儿子接替了土司的位置,虽然是行将消亡的最后一代土司。《尘埃落定》堪称一部成年人的童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头一个架子》又何尝不是!

本不擅评论,如今为《头一个架子》写些感想文字,一来为刘文华这部中短篇小说集《恰夫妻少年》的出版表示祝贺,再者,也算是对文学精神的一种呼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