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救人被指“袭胸”?别让恶意揣测消解社会善意

发表于 昨天 17: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7月15日新华网报道,近日,湖南衡阳街头,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男子盘先生为其做心肺复苏。经过盘先生和专业医护人员的努力,女子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和脉搏,眼睛也能够睁开。但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有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留言中,还有人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

心脏复苏是针对心脏和呼吸骤停的一项标准急救技术,且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如果延迟,患者复苏成功率极低,即使成功,也会对病人的重要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盘先生用果断、专业的行动救人于危难,完成了一场充满温暖和善意的生命救援,却遭到“键盘侠”的质疑和苛责,这不仅暴露出这些人缺乏基本的医学急救常识,更折射出其内心的狭隘和是非观的错乱。在生命面前,性别不应成为阻碍施救的理由,更不应成为恶意揣测的借口。报道显示,盘先生是一名医学院教师,救人行为出于其职业本能和人道精神。“键盘侠”的无端指责,不仅可能让施救者寒心,更可能让更多人因怕“惹祸上身”而在面对类似情况时选择退缩或旁观。

事实上,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一些善行被恶意揣测、苛责的情况不时发生——男子救下悬挂在扶梯上的女童被指责“手碰隐私部位”、医生在高铁上救人反被索要医师证、外卖小哥跳桥救人被质疑是“摆拍”……可以说,每一次对施救者的无端质疑,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公众的善意,也会加剧社会的冷漠。在网络上,这样的言论令人不齿,也是一种暴力。

针对类似情况,相关社交平台应主动作为,对恶意揣测和诽谤他人的言论进行及时处理,维护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公众更应为挺身而出的凡人和他们的勇气、担当鼓掌,更应聚焦于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更好、更快地应对,而非纠结于施救者的性别、身份、手的位置等。一个温暖、文明的社会,应该让恶意诬陷者无地自容,而绝非让见义勇为者战战兢兢、委委屈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