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回复: 0

多措并举 美丽海湾“颜值”持续提升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较2020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稳中向好;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4年消除“不健康”状态。
  “不少海湾‘颜值’在提升、‘气质’在改善,水清滩净、鱼鸥翔集逐步成为常态,人海和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
  他介绍,“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聚焦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坚定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实现近岸海域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人海更和谐。
  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中向好
  美丽海湾建设是重要的环境民生工程。2024年,全国已有162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超过85%,其中125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为100%,中华白海豚、勺嘴鹬、布氏鲸等海洋生物及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
  在山东东营黄河口湾区,得益于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总氮协同减排,流域入海总氮负荷明显降低,黄河口湾区水质优良比例较基准年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
  张志锋介绍,沿海各地都把提升人民群众临海亲海享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三批1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公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其中,山东日照张北湾建成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福建厦门同安湾打造生态宜人的滨海旅游浪漫线,广东深圳大亚湾建设高品质的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都得到当地居民和各方游客的认可与点赞。
  当前,我国美丽海湾建设已经进入“扩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张志锋说,随着美丽海湾建设范围扩大,重点打造美丽海湾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正在探索开展全域美丽海湾建设,沿海各地也在同步推进其他海湾的治理。
  海洋垃圾与入海排污大幅减少
  海洋垃圾不仅影响公众的亲海体验,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
  去年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行动方案,各沿海城市以65个毗邻城市建成区的海湾为重点对象,持续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得益于沿海各地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多方参与的治管协作,海洋垃圾清理工作实现常态长效。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相关海湾岸滩垃圾的平均盖度从去年夏季的5.14‰下降为今年春季的1.25‰,总体降幅达75.6%。
  “全国65个海湾中,去年无人机航拍发现了157个海洋垃圾集中分布岸段,总长度有126公里左右。到今年春季,这些岸段均已基本完成存量垃圾的清理工作。”张志锋说。
  此外,沿海各地结合实际常态化开展各类公益净滩活动。例如,天津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生开展“美丽海湾 我在行动”净滩活动;通过“每日净滩5分钟”海洋保护项目等,山东威海推动社会公众更加广泛、常态化参与美丽海湾建设……
  加强入海排污口的治理监管,对于从源头上减轻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海压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2025年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范围内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重点海湾入海排污口整治。
  生态环境部通过部署建设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入海排污口设置的在线备案,逐步建立全国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推进入海排污口“一张图”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重点海湾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3.1%。
  张志锋表示,要高质量打好“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收官战,高水平谋划“十五五”各项工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重要支撑和服务保障,让美丽海湾的环境之优、生态之美、治理之效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惠及更多的社会公众。
  (光明日报北京7月17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8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