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小巨人”企业护航海工装备安全

发表于 6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吴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杜杨楠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正矗立在324.5米深的海水中,昼夜历经风浪的冲击。而在240公里外的陆地监测中心,管理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能实现对“海基二号”的远程实时监控。作为我国首个“智能化”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实现了大国重器与“小巨人”的连接,为深水导管架防腐和健康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
  据了解,“海基二号”搭载由大连科迈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迈尔”)自主研发的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及监测系统(ICCP)和基于数字孪生的结构健康管理系统(HMS),这两套系统通过数智化手段保障深水海洋平台安全运行。这背后是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科迈尔在细分市场埋头深耕,练就“独门秘籍”所迸发出的创新活力。
  从2013年公司创建,到2025年累计获得101项知识产权授权,科迈尔的成长轨迹是对“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有活力、有灵性,有一股子精神”的生动诠释。
  “作为小微企业,我们不能只追求于做‘0到1’的创新突破,更要在有限的资金和发展路径下,把‘1到N’的效应放大,实现更多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今年40岁的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磊坦言,科迈尔一直深耕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健康安全管理服务行业。
  时间回溯至2017年,科迈尔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ICCP并成功应用在南海某海洋平台,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如今该系统已稳定运行8年,其性能已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成功解决了海洋钢结构物防腐延寿的‘卡脖子’问题。”刘磊在校期间,就潜心钻研船舶与海工装备相关课题,并于2011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学位,他告诉记者,公司平均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9%作为研发费用,不断进行创新。2022年,科迈尔研制出HMS系统,并首次成功应用于“海基一号”平台,属国际首创,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工程环境数据。
  “近三年企业科技板块业务平均营收增长率达75%。”刘磊介绍,如今科迈尔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四大海域的110座海洋平台,下一步将认真分析出海战略。与此同时,科迈尔将目光投向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等其他应用场景,努力探寻并开辟一片新天地。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8日 0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