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漳龙铁路旁有个“防洪村”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贵锋
  7月13日傍晚,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带来的持续降雨结束后,闽西山区青山叠翠,河水奔流。漳龙铁路上,一列列火车“轰隆隆”驶过。
  眼前这段30公里长的线路,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龙岩工务段龙岩路桥车间北河路桥工区负责养护,沿途设有15个Ⅱ级和2个Ⅲ级防洪看守点,防洪任务较为艰巨。
  为确保线路安全,龙岩工务段从沿线村庄选拔40多名村民,经培训合格后担任防洪看守人员。在这40多名村民中,有近30人来自龙岩市雁石镇北河村,相当于村里每三户人家就有一人从事防洪看守工作,因此北河村也被称为“防洪村”。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这些村民与北河路桥工区的职工携手并肩,共同筑就防洪防汛的坚固防线。
  盛夏的午后,看守点在烈日炙烤下异常闷热,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烘烘的,即使坐着一动不动也满身都是汗。北河村村民邱幼花从墙角的水桶里舀起一瓢凉水,“哗”一声泼在水泥地上。几瓢水泼下去,凉意渐起。
  夏天热、冬天冷,邱幼花早已习以为常,她最怕的是野猪、毒蛇和蚊虫。有一次天刚亮,一头300来斤的野猪在路基边拱来拱去,她立即通过对讲机报告工区,众人火速赶来,合力化解了危机。
  “蚊子多得吓人,晚上要是不点蚊香,蚊子都能把人‘抬’起来!”正打趣着,邱幼花挥手驱赶起了耳边正嗡嗡作响的花蚊子。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北河村的8对夫妻看守工选择了默默坚守。非汛期,他们跟随班组职工从事防洪排查、清理水渠等作业;汛期,他们以警为令,是信得过的防洪“哨兵”。
  邱幼花对记者回忆,全家人几乎没有一起赶过集、进过城,也难得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顿完整的年夜饭,常常是灶上的饺子刚浮起,其中一人就要放下碗筷去接班。“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好好干,铁路安全了,咱心里才踏实!”她说。
  近年来,Ⅱ级防洪点实施雨量智能报警响应机制,让防洪看守、冒雨巡查更精准;无人机航拍与看守工日均两万步的地面巡查相互配合,密织安全防护网;“地质灾害隐患航空遥感筛查”技术则能洞察山体内部的变化。
  去年至今,北河路桥工区破除危石154立方米,发现、排除大小水害隐患90余处,受到表扬、奖励48次。截至今年6月24日,工区实现连续第十五个防洪安全年,实现行车安全5155天。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17日 10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