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吉林通化正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上“数字大脑” 优化工艺流程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门杰伟《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9日 第 05 版)

  数十座高大的储药罐整齐排列,密集的流转管道延伸至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数据在大屏上实时呈现。偌大的车间里,却鲜见工人的身影。
  数字化改造,让吉林通化正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化正源药业”)的面貌焕然一新。“依靠‘数字大脑’,每天只需20人就能提取20吨中药原材料,效率倍增。”公司总经理宋永清介绍,“智改数转”后,中药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原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
  传统中医药制造企业,往往面临着产品标准化的考验。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破解之法,但投资大、风险高。“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值不值得、怎么去做,都充满未知数。”宋永清坦言。
  一系列政策支持,让企业安下心来、迈开脚步。“来自国家及省级的奖补资金,就有3000万元。”宋永清细数种种利好:新系统用电量增大,政府部门提供了电费减免优惠;项目建设投资较大,税务部门靠前服务,辅导企业申请留抵退税;通化正源药业的数字化生产线还被认定为吉林省数字化车间,又获得了174.88万元的奖补……
  转型升级,焕发新生。“原先靠人工操作,难免存在误差。如今,一线操作工变成了数智化系统的‘监工’,精准度和效率都得到提升。”宋永清说。
  “机器再好,能比得过咱老把式?”老工人付玉虎,亲眼见证了数智化系统的表现:生产过程可视化,工艺流程再优化,让复杂的中药生产转化为清晰的数据和信息。只需手指轻触按键,温度、火候等都能精准把控。看到这些,老付终于心服了。
  如今,通化正源药业实现了全链条数智化改造,关键工序数字化控制率达95%,人均生产效率提高23%,能源利用率提升25%。“目前,我们已具备年产颗粒剂5亿袋、片剂20亿片、胶囊剂20亿粒的产能,预计今年营收达千万元。”宋永清介绍。
  尝到了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甜头,通化正源药业在“智改数转”上持续投入,加速提“智”升级。
  “我们建设了智能化的食用菌方舱,将提取后的中药残渣转化为生态食用菌的‘肥料’,进而研制出了人参金耳羹等产品,即将推向市场。”通化正源药业智能生态食用菌栽培项目负责人吴桂华表示,通过探索“各项业务+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公司正不断开辟中药产业链增值新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