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制度+温情”,鲁文娟带出能打硬仗的“电力娘子军” (图4幅) ◎宋清晨 6月6日晚8时25分,一通紧急来电打破寂静:孩子明早高考,家里突然停电了!鲁文娟紧盯高考保电倒计时牌,迅速调度抢修人员抢修,以最短的时间帮助客户排查故障,更换烧蚀线路。这样急客户所急的场景,在鲁文娟27年的电力生涯中,已上演千余次。 作为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班长,鲁文娟从坐席代表成长为团队核心,用“制度+温情”双引擎,锻造出一支敢打硬仗的“电力娘子军”。班组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连续25年在全市行风测评中稳居榜首。鲁文娟个人也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巾帼建功标兵、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微笑服务是鲁文娟和同事们的工作规范,班组每个人都在办公桌上放一面镜子,一边工作,一边练习微笑。为了达到标准,她们咬着筷子,露出8颗牙齿,微笑着用普通话答复客户的问题,一天工作下来,腮帮子经常又酸又涨。 有一天,在鲁文娟解答完一位客户的问题后,客户突然问道:“你是机器人吗?”鲁文娟懵了,难道我在客户眼里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人?当她听到自己的录音时吃了一惊,自己明明是微笑着答复客户的,怎么声音听起来竟然是冷冰冰的?晚上,鲁文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心想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客户听得到我的微笑呢?一天下班回家,女儿远远地看到她,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奔跑着朝她扑来,女儿喜悦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就在她抱住女儿的一瞬间,鲁文娟忽然醒悟:笑不在脸上雕琢,而在心底生根——唯有真心涌动,方能让笑意听见温度。明白了这个道理,第二天,鲁文娟在镜子旁边摆上了一张女儿的照片,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客户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她把自己的微笑心经传授给班组每一位姐妹,大家纷纷效仿,效果出奇的好。她还将姐妹们过生日、家人出游、志愿活动等欢乐时刻的照片冲洗出来,挂在班组园地墙上,让大家时刻感受幸福,给客户用心传递微笑。她们的微笑得到了回应,经常能在电话里听到客户的笑声,受到客户的表扬也越来越多。 从事客服热线工作,客户来电时多因用电故障情绪激动。鲁文娟要求班员“量体裁衣”,并总结出服务“三字经”:对老人及特殊群体“哄”,对急需求助客户“暖”,对醉酒或辱骂客户“忍”。她每月组织班组开展情景演练,结合当月真实案例复盘实战,将“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服务范式。这套机制让班组成员快速掌握情绪疏导技巧,客户投诉率连年下降。 由于班组全员为女员工,为杜绝攀比计较的不良风气,鲁文娟创新设计了动态激励体系:她牵头制定《客服人员星级动态管理办法》,配套出台《坐席代表服务规范》,以“德、能、勤、绩”四大维度为核心评价标准,将员工表现量化为5个星级。该制度实行“季度考评+星级浮动”机制。管理办法刚刚实行,值班员王准就主动加压,承担起疑难工单和新人培训等工作,客户满意率100%,经综合考评,她在“能”和“勤”方面表现突出,从三星晋升五星,绩效上涨。班务会公开表彰后,其他人员纷纷效仿,孙腾腾主动优化话术模板,董雅珊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业务手册……五星标杆的示范效应推动全员形成了“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客户满意率不断提升,实现了服务质效与个人价值双提升。这项管理成果还入选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最佳实践库,成为山东省农电的最佳实践案例。 随着即墨供电公司配网抢修指挥班的成立,班组职能从传统服务型向生产型抢修指挥转型。面对复杂的配网设备和班组成员零基础的故障研判经验,鲁文娟迅速开启“实战练兵”模式。她带领全员深入一线,系统学习从变电站到环网柜等各类配网设备知识,帮助员工快速掌握专业技能。值班员刘春艳起初连配电箱和电表箱都难以区分,在鲁文娟的一对一指导下,通过大量现场实践,不到2个月便实现蜕变,从基础的“接线员”成长为能独立研判故障的“小专家”。在鲁文娟的带领下,整个班组实现了质的飞跃。16名班员均成长为能独立指挥抢修的“故障定位能手”,实现了全员高效转型,为配网抢修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95598抢修工单一次回复合格率不仅是衡量班组工单闭环质量的关键指标,也直接关系到故障抢修时效与客户满意度。面对各供电所普遍存在的回单难题,鲁文娟牵头成立QC(质量控制)专项攻坚小组,带领班组成员围绕《提高抢修工单一次回复合格率》课题展开攻关。她将退单案例梳理成对照表,组织全员剖析短板,并创新推行“问题认领+结对帮扶”机制:把班组成员分成4组,与16处供电所建立“1+N”责任绑定模式,通过上门指导、一对一培训、定制化视频教程等方式,精准破解电话指导表述不清、系统操作不规范等堵点。经过持续攻坚,抢修工单平均处理时长大幅缩短,效率提升近九成,累计节约无效工时超8000小时,一次回复合格率从70.09%跃升至92.82%。该成果荣获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此外,鲁文娟带头研发的“移动终端拍照装置”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针对基层供电所普遍存在重复事项多、系统切换多、缺少智能化工具等痛点,鲁文娟带领班组开展供电所基层员工困难需求调研。通过走访16处供电所、收集100余条一线反馈。鲁文娟总结了“三多三少”问题清单,创新打造了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数字员工和数据融合的“量质效”全业务感知中心,重点围绕供电保障、智能服务、指挥管控三大方面开展配网抢修指挥、全业务异常预警管控等重点工作。作为企业运营的“神经中枢”,累计感知和处理异常8万余条,为基层单位减负7500余工时,提升相关业务工作效率5倍以上。 在鲁文娟心中,班组就是她的“家”,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上班都能听见姐妹们的欢声笑语。曾经,挑染青色头发的85后姑娘王晶宇是班里有名的“问题少女”。接听客户电话时,她总不耐烦打断对方;面对业务学习,更是满心抵触。鲁文娟没有丝毫责备,而是化身知心大姐姐。生日时,鲁文娟为她精心筹备生日会;生病时,鲁文娟登门悉心探望;学习业务知识时,鲁文娟手把手耐心教导。这份真诚终于打动了王晶宇,她开始勤奋钻研业务,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以前我觉得工作只是混日子,是鲁班长让我明白,那些枯燥的文字背后,藏着守护万家灯火的意义。”王晶宇感慨道。 27年的坚守,鲁文娟用实际行动诠释:管理没有捷径,唯有将制度的“刚性”与关怀的“柔性”深度融合。如今,她正梳理多年经验,探索新型智能工具,带领这支“铿锵玫瑰”,继续在电力服务一线绽放光彩。 图片1:鲁文娟(右二)带组员到供电所走访调研 图片2:鲁文娟(右一)带领组员开展提高抢修工单一次回复合格率攻关 图片3:鲁文娟(左一)带领组员复盘分析当月客户服务案例 图片4:鲁文娟(前右)和班组成员在工作岗位接听客户电话,解答用电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