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时评】 作者:陆影(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六大核心产业链条。这绝非简单的产业门类展示,而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面向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与人类共同发展挑战,所进行的具有高度战略前瞻性与全局性的产业链现代化擘画。 本届链博会以“六链协同”为战略蓝图,清晰勾勒出中国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中国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促进共同繁荣的主动担当。依托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与链博会平台,中国持续向世界提供稳定、高效、绿色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球发展的承诺与贡献。 六大核心产业链条中,数字科技链作为底层赋能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重构其他产业链条的价值创造过程。例如,赋能智能汽车链的自动驾驶技术迭代、优化清洁能源链的智能电网管理、提升健康生活链的精准医疗服务等。先进制造链在协同体系中发挥中枢作用,绿色农业链与清洁能源链共同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能源基础,为整体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供应链服务则构建起高效、敏捷、可靠的全球流通网络。各产业链条之间紧密依存与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种多层次、跨领域的协同显著提升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六链协同”不仅是产业布局的优化,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健康生活链作为链博会“六链协同”布局中直接关涉民生福祉的核心链条,深度契合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导向。据统计,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3.1亿,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增至30万亿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健康产业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健康生活链通过整合医疗、养老、科技、服务等多领域资源,以其对生命健康至高价值的重视,成为检验“六链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中国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关键载体。 健康生活链并非单纯的医疗产业链,而是涵盖了食品安全、营养与运动、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链,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主线,贯通传统医药创新、绿色健康消费与现代医疗服务。通过整合智慧康养技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依托国产药械创新突破降低重大疾病负担,借助中医药国际化平台传播东方健康智慧,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覆盖与生命质量提升,使健康生活链真正成为普惠性民生基础设施。 链博会作为国家级平台,其核心功能在于促进技术、资本、标准、人才等要素在六大核心产业链条内部及彼此间的跨国界流动与优化配置,推动形成基于规则和互信的全球产业协作新范式,彰显出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的责任担当。当前正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度重构与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关键历史交汇点,链博会将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建设开放型经济贡献重要力量。 当前,巩固并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已成为各方普遍关注和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致力于以实际行动维护其稳定畅通,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在数字经济规则、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粮食安全治理、公共卫生体系等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议题上,中国凭借在“六链”领域的丰富实践与深刻洞察,积极参与并努力引领相关国际规则、标准与制度的讨论、谈判与制定,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中国将以链博会为契机,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六链”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创新生态,强化科技驱动与绿色转型双轮并进,共同促进创新链、绿色链、数字链、健康链的深度融合与全球拓展,携手锻造新质生产力,共同创造普惠包容的高品质生活,协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好世界。这一条条交织互促的产业链,必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征程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坚实桥梁。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2日 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