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记者 王逸群) 日前,浙江金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装配车间,生产组长支建建站在流水线前,双手麻利地拿起螺丝,精准拧进预留孔洞,又快速装上把手、轮胎……一辆平衡车很快成形。这名来自浙江红黑科技公司的员工,已跨企工作两个多月,操作越来越熟练。
红黑科技的订单主要来自外贸。今年4月以来由于订单减少,一条流水线暂停,支建建等32名员工放了假。
缙云县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一清和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走访当地企业时发现,受国际贸易形势变化、销售淡旺季等因素影响,当地不少企业存在短期员工紧缺或订单不够等情况。比如,同在缙云壶镇经济开发区的金棒器材,就出现了订单增多却招不到工人的情况。红黑科技生产筋膜枪,金棒器材主营平衡车,两家同属装配行业,员工工作内容相近。“一个有时间,一个缺人手,不如搭建平台,让双方调剂用工。”张一清有了想法,并与县有关部门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
5月起,缙云县人力社保局推出人力资源“跨企调剂”模式,不改变劳动关系,把“订单少、人闲置”企业的员工,调剂到“订单多、缺人手”的企业。
针对跨企员工权益保障问题,丽水市县两级人力社保部门起草《跨企调剂合作协议》,明确岗位职责、地点、保密条款等内容,并由红黑科技和金棒器材共同签订。“劳动关系不变,红黑科技缴社保,金棒器材发工资,红黑科技需要时员工可无条件返岗。”张一清说,这既缓解企业阶段性用工矛盾,也稳住了员工,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
5月上旬,32名红黑科技员工经过培训上岗。订单量同比增长10%,任务还能顺利完成,让金棒器材副总经理吕益丹松了口气:“他们专业、手快。”更让她欣喜的是,“跨企调剂”还能为企业培养人才,“通过这种模式,员工能在不同岗位学习新技能,并重新规划职业,更好实现个人价值。”
眼下缙云县经过摸排企业需求,梳理供需清单,建立信息库精准匹配,已为4组企业牵线开展合作,涉及装备制造、五金加工等领域,帮助134名技能人才实现“跨企调剂”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