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回复: 0

小载体承载大服务 ——日照经开区创新开展“职工微家”建设纪实

发表于 2025-7-22 18:36: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7月21日 第A1版)


  本报记者 王鑫雨
  本报通讯员 汤博洋
  “刚在‘微家’跟工友们合计出个新点子,这个活塞环的切削角度要是再调整0.5度,精度能提高不少!”午后的阳光透过双港活塞机械加工车间的玻璃窗,落在操作工王宝平师傅带着油污的脸上,他手里捏着刚画的草图,兴奋地往生产线走。2万平方米的车间里,4个“职工微家”分布在不同生产线上,这不仅是工人们歇脚喝水的角落,更成了碰撞智慧、解决难题的“创新驿站”。
  如今,日照市54家企业的15600余名职工,都拥有了这样一个 “口袋里的家”。日照市经开区“职工微家”建设,以“见微知著”的巧思服务职工,相关做法得到全总领导批示肯定。
精准建“家”:离职工更近一点
  “产业工人以 ‘80后’‘90后’‘00后’为主,他们既要体面劳动,更要尊严生活。”日照经开区总工会主席杨玉瑕拿出那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传统的 ‘职工之家’建在办公楼里,离生产线太远;‘职工小家’又偏行政化,满足不了一线需求。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家’搬到车间里、班组旁?”
  2023年初,《关于开展企业“职工微家”建设的意见》应运而生,不求“大而全”,重在“小而实”的理念,让“职工微家”有了清晰的坐标。在越疆科技公司车间里,年轻人用乐高积木拼出的企业标识摆在书架上,旁边是职工手写的“微心愿”便利贴:“希望能学3D建模”“想要个微波炉热午饭”。行政经理每周三雷打不动来“微家”坐班,12条关于机器人外观设计的建议已被采纳,职工蒋志宾笑着说:“这里的沙发比办公室的更让人敢说真话。”
  按照“五有”标准打造的“微阵地”,正悄悄改变着车间生态。有布局合理的场所,让休息不再 “将就”;有统一规范的标识,让归属感油然而生;有满足需求的设施,从应急药箱到手机充电站一应俱全;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让“微议事”有章可循;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每一天都有新期待。
高效运转:服务精准有保障
  “张师傅,您上次提的‘增设车间饮水机’的心愿,今天就能落实啦!”在坦迪斯公司的“职工微家”里,工会干事金帅拿着“微心愿”清单,挨个给职工报喜。这家外资企业投入16万元打造的3处 “微家”,不仅有按摩椅缓解疲劳,还在附近配套了“妈妈小屋”,车间主任邱萌感慨:“没想到小小的休息区,让职工出勤率提高了5%。”
  “五微服务”清单化推进,让“职工微家”的服务精准滴灌。微课堂上,劳模手把手教新技术;微创新中,不起眼的小改造每年能省几十万;微活动中,一场趣味运动会让班组凝聚力倍增;微心愿处,一盏台灯、一副护目镜都能被郑重对待;微议事时,工资协商的议题在这里达成共识。日照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费日发说:“我们要的不是‘盆景’,而是让每个‘微家’都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制度保障让“微家”行稳致远。试点先行时,现代坦迪斯等5家企业锳出的路子被编成《建设指南》;专项督导中,每月的“回头看”确保服务不缩水;资金激励上,2万-10万元的补助让企业更有干劲。鑫泰物流的“司机之家”因为配备了冲澡间和微波炉,成了1000余名货车司机的“温馨港湾”,司机苗在民说:“跑长途累了,能在这里洗个热水澡,比啥都强。”
  “职工微家”成了“产改”的试验田。在这里,8人获评区首席技师,4人晋升市首席技师,4人摘得齐鲁首席技师桂冠;在这里,36项新专利、177项创新成果从车间走向市场;在这里,3.1万名产业工人创新创效,为日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底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