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9|回复: 0

筑牢汛期安全的“铜墙铁壁” ——安康工务段精准施策织密铁路防洪网

发表于 昨天 07: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通讯员  张霖  闫春旭

“嗡嗡嗡……返航点已刷新,准备起飞!”襄渝铁路长沙坝隧道口,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旬阳桥隧车间桥隧工刘涛熟练操纵着无人机。镜头掠过陡峭山崖,铁路沿线防洪设施、地质地貌被精准捕捉存档。

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工务段,肩负襄渝、西康两条干线养护重任。这里点多线长、山大沟深,防洪形势严峻。该段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多管齐下,狠抓隐患整治、强化科技运用、突出路地联防,全力保障汛期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科技赋能,精准排查隐患

“过去检查隧道口、高陡仰坡,得冒险攀爬,费时费力死角多。”刘涛说,“现在‘VR全景建模’结合‘奥维互动地图’,效率高、识别准。”

近年来,该段大力推进科技防洪。无人机航拍覆盖险峻山头,VR全景图构建立体实景档案,奥维地图精准建档、水印相机定位,织就“空天地”全方位探测网。坚持“一座山头一档案”“一座设备一张表”,逐处排查建档、综合研判,确定重点防洪地点358处。

“天眼”翱翔天际,“地网”亦在密织。该段“防洪信息化系统”集雨量监测、点位定位、预警响应、应急联动于一体,清晰显示雨量站、防洪重点、抢险资源分布。“雨量达临界值,平台自动触发红橙黄蓝四级预警,信息直达责任人。”防洪办负责人周昺介绍。

该段创新推出“防洪地点二维码巡检”。检查人员现场扫码,后台自动记录分析。同时,在103处二级重点部位安装高清监控,对滑坡、泥石流、崩塌落石点实施24小时盯控,再添安全屏障。

分级管控,强化网格管理

该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大屏上,清晰呈现防洪责任网格分布图。该段依据设备状态和隐患,将汛前661处网格优化加密至736个,为每个网格量身定制“一格一案”,明确检查、监护等措施及责任人。

防洪办紧密跟踪卫星云图,精准分析降雨趋势,提前布控人员。降雨中,严格执行“手拉手”巡查,确保雨不停、人不撤,严防死守关键部位。

针对网格员队伍特点,该段采取车间交叉抽查、防洪办重点复查、干部现场教学等方式,严格检查培训,确保“人人懂标准、个个能达标”。

制度保障同步夯实。该段指导各车间科学划定巡查路线,用警示绳明确检查边界,标识进出网位置及重点病害。对路径不畅网格点铺设步行板、硬化检查道,保障应急畅通。精心制作“防洪巡守提示卡”,注明紧急电话、巡回路线图,规范作业流程。

截至7月20日,该段累计组织防洪隐患排查3889人次,完成管内638座隧道、842座桥梁、901座涵洞、1286座山体的全面摸排。

路地联动,织牢安全网

“巴山桥隧车间,K420+621处洪水漫过道床,请速处理!”襄渝线防洪演练中,村民覃建容通过铁道旁应急电话牌迅速联系调度值班室,模拟抢险迅即展开。

路地协同是关键。该段与铁路沿线9家单位签订联合抢险协议,储备应急人员1950名、大型机械45台,确保突发事件快速集结、高效处置。与地方气象部门紧密联系,精准获取信息支撑决策。

该段还主动对接管内市县水利、气象、防汛抗旱和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会商机制,共同研判风险;签订水库泄洪协议,掌握泄洪计划;建立应急处置联动群,联合演练;共享气象云图、雷达图等数据,凝聚共保安全合力。

铁路沿线村民是发现隐患的“第一哨兵”。该段与沿线乡镇、村组、建设单位建立沟通机制,发放手册、张贴海报,公布报险电话及奖励标准。持续加强周边环境检查和整治,制止非法挖砂取土、改移河道等行为,从源头阻断风险。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路内路外携手,构筑起守护山区铁路汛期安全的“铜墙铁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