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铁铁路四电工程举办现场观摩会

发表于 昨天 07: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23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铁铁路四电工程现场观摩会在绥化举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一行莅临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铁铁路智能建造工作站,展开实地观摩指导。

此次观摩活动聚焦哈铁铁路四电工程在智能化技术应用、管理标准化及工艺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全方位展现了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在四电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哈铁四电集成项目以“建维一体、数字赋能”为核心理念,打造出围绕数字贯通、建维一体体系下的系列工装、设备和软件系统。在哈铁铁路智能建造工作站,与会人员近距离感受到了数字化带给电气化建设的巨大变化。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特点与难点,该工作站研制出了以两大平台、七大工装为主的数字、智慧施工科技创新成果,并通过工艺工法革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及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铁路建设新模式。

工艺工法是企业技术实力与施工智慧的结晶,是筑牢工程质量根基。在工作站的工艺工法展示区,一系列针对四电工程痛点的创新技术引发了观摩团的高度关注。电力专业中,单芯中间电缆头熔接工艺的突破尤为显著。传统电缆接头因依赖机械压接或接头箱,常面临防水防尘性能不足、故障率高的难题。而新型热熔接技术通过分子级连接替代物理压接,是热熔处导体直径相等,电阻低,强度高,焊接点永不老化,能承受故障电流冲击和长期大电流运行,连接持久可靠。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运用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四个标准化”管理体系驱动项目高效运转。在现场管理中,技术管理的科学化依托BIM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接触网施工前,技术团队通过三维模型模拟腕臂安装与轨道工程的接口关系,提前发现并解决38处管线碰撞问题。信号楼配线阶段,BIM模型与现场实际的实时比对,使电缆敷设准确率达到100%。针对分部分项工程,项目采用“首件定标+可视化交底”模式,将冷缩电缆头制作等关键工序拍摄成教学视频,扫码即可查看操作要点,确保施工人员“看懂再干、一次干对”。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围绕施工全周期研发的“两大平台、七大工装”系列成果,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施工实践的深度融合。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接触网腕臂自动化预配装置、接触网整体吊弦智能预配装置、接触网腕臂/吊柱智能安装装置等先进装备,强力推进智能建造。哈铁铁路智能建造工作站的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堪称项目的“智慧大脑”。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各工点的进度曲线、资源配置及质量安全数据。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接触网导高、轨温等参数,每5分钟更新一次,为调整施工计划提供依据。平台还集成了物资管理系统与安全监控系统,当某区域出现材料短缺预警时,系统自动生成调配方案,平均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肖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