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将以上一届工作队为榜样,迅速进入角色,做到驻村在村、驻村爱村、驻村助村。”近日,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南木镇新老驻村工作队员工作交流座谈会上,洛连村第一书记唐冬梅说。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近些年来,贵港市坚持因村定人精准选派、以老带新帮带指导、严管厚爱激励担当等举措,推动新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沉下心、履好职、助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因村选人 人岗匹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贵港市在选派新一轮驻村工作队上,坚持“先定村、再定人”原则,对全市村(社区)进行帮扶需求摸排,“一村一策”研判分析,确定483个需派驻帮扶的村(社区)。各派出单位对照村情特点推荐人选,由市、县组织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审查把关,注重将党群部门干部选派至党建薄弱村、政法部门干部选派至矛盾多的村、交通水利部门干部选派至基础建设弱的村、农业科技部门干部选派至产业发展难的村,做到因村选人、人岗匹配。 着重考虑工作经验“双向匹配”,贵港市在对全市脱贫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党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坚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原则进行组队,有针对性地把长期在机关工作的队员与熟悉基层工作的队员进行组队、工作经验丰富的队员与工作阅历尚浅的队员进行组队,今年以来,共选派1227名懂农业、熟悉农村、爱农民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 以老带新 接力奋进 最近一段时间,新老第一书记一起走村串户的场景,在贵港市各帮扶村上演。新任第一书记认真记录走访村民的具体情况,从老第一书记手中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为帮助新选派驻村干部尽快进入角色、熟悉驻村工作,贵港市全面落实新老队员一个月交接期制度,组织新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采取“一对一”结对帮带方式,完成一次谈心谈话、一次联合遍访、一次村情研判、一份问题清单、一场学习培训、一份工作计划“六个一”实战带教项目,帮助新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迅速从新手成为能手。 在完成工作交接后,市县两级组织部门举办7期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每名驻村干部至少接受一次集中培训,系统学习掌握帮扶政策业务。培训班搭建“书记讲给书记听”交流学习平台,邀请上一批优秀第一书记走到台前,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驻村干部工作职责解读政策、传授经验,拓宽新任驻村第一书记视野格局,理清驻村帮扶工作思路。 关爱激励 提振干劲 6月,担任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第一书记的王译仪驻村期满返回原单位,因驻村期间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得以提拔。“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工作热情和信心没有变。”王译仪坚定地说。 像王译仪一样因帮扶成效显著得到提拔晋升的驻村干部还有很多。贵港市强化驻村干部政治待遇,既让优秀驻村干部有为有位,也让新选派驻村干部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更加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2023年4月以来,得到提拔、重用、晋升的驻村干部占比达21.3%,一大批驻村干部在驻村过程中磨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得到了成长。 同时,贵港市建立健全驻村干部待遇保障个人清单,统筹各派出单位对新选派队员进行全员健康体检,办理驻村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面落实驻村工作队员各项驻村经费保障和驻村“八有”保障;定期组织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挂点村与新选派工作队员谈心交流,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驻村干部安心扎根乡村一线。(本报通讯员 黄德松 覃柏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