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探秘四川航空产业园“聚链成群”的创业密码

发表于 昨天 11: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23日,记者走进四川仨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都一号基地,国内首条民营“五轴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正是“热火朝天”,董事长苗健表示,基地所在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区,是目前世界上航空装备制造专业化配套服务能力“最强、最全、最大”的产业园,“以‘强’为例,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联通,公司某零件生产效率就已提升4倍以上”。

车间作业现场

据介绍,这家服务于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在园区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下,三年的时间,实现了“物流成本节省60%,时间成本降低30%,运营成本减少10%”的生动实践。

“在这里,‘百亿级’航空产业园已形成聚集效应,‘链属’企业获得了更快捷有效接轨上下游市场的优势。”新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依托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辐射带动,包含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民用大飞机三大板块的航空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国产大飞机C919机头在这里实现批量生产,园区累计签约项目52个,投产项目33个,2023年航空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我们约70%的订单需求都来自新都高新区内的航空制造业相关单位,相较四川省外其他地区的订单,大幅缩短了交付周期,也节省了物流成本。”苗健介绍,2020年搬进产业园区以来,内部集中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外部与客户的联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上下楼联通上下‘链’,客户定制化需求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反应和满足。”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内按照“技术先进性、产品专业化、生产柔性化”标准,制定入园激励机制,由链主“举旗帜”,政府“出政策”,围绕航空产业量身定制招商政策和产业政策,同时链主“当考官”,对配套企业进行全方位专业考核,实现入园企业重点产能配套,充分保证园区运营和产业布局的专业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企业专注创新,新都区创新实施“企业管家”制度,为项目提供从“洽谈、签约、落地、投产、达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设立总规模超200亿元的产业基金,重点支持航空装备、工业母机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引进成都航院,共同建设万人级航空产教园区,专业覆盖“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维修”等领域,“订单式”培养输送航空专业技能人才。

“在园区附近设置城市会客厅政务服务分中心,为入园的每家企业分配一名‘企业管家’,定制化地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园区内,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青松告诉记者,上周在企业管家的带领下,新都区投资促进局来到企业调研,协助企业研创成果后期转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31918.2亿元,同比增长5.6%,高端制造领域表现尤为亮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继续领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以14.7%的增速展现出强劲动能。

“从轰鸣的装备车间到智能化的黑灯工厂,从关键技术的国产突破到产业链的深度协同,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航空制造产业的创新故事。”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串珠成链”迈向“聚链成群”,园区正逐渐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娜 通讯员潘文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