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长宁区人社局组织执法力量深入辖区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体检”,实地查看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情况,倾听建设企业和农民工的意见和建议,开出“冬病夏治”药方,突出预防建筑工程领域工资支付问题 “治未病”。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性强、管理人员主动学习意识弱等特点,长宁区人社局梳理了开工前到完工后关于项目基础、资金往来、用工管理、政府工程项目四个方面24项应知应会应做事项,涵盖了工资保证金存储、劳动合同签订、施工全过程结算、实名制、分账管理、分包委托总包企业银行代发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工资、维权信息告示牌等制度内容,并制作了规范模板,形成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工具包”,统一发放给建设单位,既统一规范了用工管理,又减轻了企业负担。
入夏以来,长宁区人社局行政执法科在前期要求各在建项目对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抽取重点在建工程项目,深入工地现场进行专项指导。现场采取“一看二问三核对”方式:一看项目单位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及制度落实等台账是否齐全、整理是否规范;二问项目管理人员对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的了解情况、各项保障制度贯彻执行情况,问农民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是否按月支付等;三将项目用工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与实名制门禁系统打卡核对,将工资表金额与劳动合同约定及银行流水核对,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款支付担保、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落实情况与相关凭证核对。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精准开方”,形成问题清单督促项目积极整改,并建立工作台账,确保问题处理在企业,化解在工地。
整理 李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