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9|回复: 5

张修东:重读《瓦尔登湖》悟语

发表于 2025-7-29 09:13: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dongzi 于 2025-7-29 09:55 编辑

微信图片_20250726211015.jpg
       多少年前第一次拜读梭罗《瓦尔登湖》,就喜欢上了这部书。之后,读过普利什文《林中水滴》、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古清生的《森林中有许多酒》等,对于扩展自己的写作思路大有裨益。单就《瓦尔登湖》,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阅读了。但阅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成书出版180多年来,作者崇尚自然、珍爱自由的清新,唤醒质朴、探究人生的风格,历历在目,独树一帜。近段时间的阅读,有了逐字逐句揣摩的打算,于是有了下面这些不算零碎的“边看边悟”,将陆续发出。恳请各位老师阅读这些文字,给予宝贵意见。

《瓦尔登湖》边看边悟(1)要活得诚恳
【原文】一个人若是活得诚恳,必定是生活在遥远他乡的。
【悟语】至今还记得,那时父亲在矿山,我、二弟三弟和母亲在农村老家。总也觉得,尽管相隔百十公里,父亲也是居于遥远他乡的。书信的来往,带着温情与思念,传递着问候和挂牵,相互的生活理想是诚恳的、不带掺假的。
父亲在矿山无休班地劳作着,母亲在农村忙着春种秋收,都在勤恳地操持着这个家的一部分。直到后来,“农转非”政策的落实,家人都来到了矿区,这才把一方的他乡当作故乡,有了成长的理由、家庭的和美。
既然相互以为处于遥远他乡,既然都觉得活得诚恳,那生命的每一段里程也是有意义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30 09:09:09 | 查看全部
《瓦尔登湖》边看边悟(2)平静而绝望
【原文】许多人的一生是平静而绝望的。
【悟语】相对于浩渺宇宙,相对于顺从天命,相对于万千众生,相对于自身以外的任何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默默无闻的。即便仕途辉煌、事业腾达、家财膨胀……对自己来说有可能是成功的,而对于他人尤其某个时段的他人,都是无所谓的。自己的平静和他人眼里的绝望,是不可调和、永不重合的两条平行线。
吃穿住行的慰藉,人际交往的繁杂,在职时的忙碌和离职后的闲散,是人生中必须走的路,更是无法逃避的课题。一个人从来不会因为他人的成功而让自己高兴起来或者羡慕起来,这是在说,平静和绝望是相左的,是分立于不同的角度和站立位置决定的人生态度。
周国平老师曾说过: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相对于“丰富的安静”,人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心情安静、事业平静、生活肃静,或许是对希望而不是时不时感到绝望的有力回应。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不做绝望的事,恰恰是智慧的最大特征。不做绝望的事,是不是人生就平静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31 07:38:11 | 查看全部
《瓦尔登湖》边看边悟(3)生命的真谛
【原文】一个整日为生计奔忙的人,是体会不到生命的真谛的。
【悟语】出卖劳力苦力,而劳力在市场上显贬值;钟情岗位,而工资收入不升反降;一边是增资屈指可数,一边却是物价飞涨;这边是评价别人的吃穿,自己这边却在为吃穿操劳……似乎,人生的旅程里,奔波是主基调,“小车不倒只管推”,要么一直奔波,要么走在奔波的路上;人生就是生计,或者是为了生计而拼搏。于是每个人在思考: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
瓜果梨桃不用奔波,自然地生成,时令成长,枯萎消亡,是自己改变不了的规律;柿子结霜核桃皮青,年年如此,不用催促和加油,它都在那里自我陶醉,即便丢失生命也觉得无关紧要,总归还有来年。唯独与人类不同,在长大成人后,为了生计奔波的人大有人在。不管采取啥法子,先填饱肚子,再喂饱皮囊,然后才是人模狗样地去炫耀自己的生命是如何的有价值。
在写诗自乐与解决生计问题上,总也有人觉得写诗是高尚的,是高层次的,总也盼望着有一天能通过稿费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但是先生活后精神的现实,又把人逼上另一条路,写诗不能当饭吃!生计的奔忙,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整日为生计奔忙的人,是体会不到生命的真谛的”这一说法,就有失偏颇了。
像排好程序的机器一样,天天重复劳动以示获得;像智力差的人那样见人即笑,以示生活没有那么困窘,应该不是自欺欺人的人的作为。食不果腹,不就得先解决现实问题而后考虑穿住行吗?没有一个人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身子已经皮包骨头了,还在说我的生命的真谛就是穷苦,并以此为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18:29:10 | 查看全部
《瓦尔登湖》边看边悟(4)兴许能成功
【原文】任何思想,无论其多么古老,都不能在没有被论证的情况下轻易相信。我们今日自以为对的真理,明日也许就会烟消云散,当然,即便如此,有人仍会坚信那是能降下甘霖的一片云。老人家口中办不成的事,你去试试,兴许就能成功。
【悟语】不知道你注意没,一个人越是到了一定年龄尤其是到了老年,越是有了“好为人师”的冲动,有了动不动说起“想当年”“那些年”“我那时候”的复古言论,却不知道过去自以为是的经验或者自感豪横的真理,在时令变迁、事物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或许,那些古老成熟的体会在“那时候”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人性单纯、尔虞我诈不很盛行的年代成为尊崇的为人之道,在当时那个阶段是灵验的,值得效仿的,因为那片云彩在风的作用下总归曾经降下过点滴甘霖。仔细想想,那些看似规律的东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与某位老人的接触中,他经常对我说,我办不了的事,你也治不了。对此,我从来不敢恭维,感慨颇多,终究还是以事实为根据,完成了他说的不能办到的事,给予了响亮的回答。老眼光就是老眼光,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验的丰富,那些古董都会烟消云散呢。
还是那句与时俱进的词儿,叫我喜欢并经常提醒自己,多思考一步,多走一步路,走直路拐活弯,应该就是最好的现实与梦想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4:47:21 | 查看全部
《瓦尔登湖》边看边悟(5)简单加质朴
【原文】从奢侈和舒适的角度来看,智者往往比穷人过得简单质朴。
【悟语】一般地,我们都以为社会的普遍规律是:穷大方,富吝啬。更有相当的人数在未达到奢侈程度和有资格有资本落实奢侈之前,都会讲自己是物质匮乏、精神富有,虽然生活贫困但内心世界丰韵着呢。不得不说,没有人不愿意去享受荣华富贵,而主动地去出卖苦力挣那仨核桃俩枣,只是处在无法改变的环境下,才会说出以苦为乐的话儿,尤其是处在等待舒适享受的角度。
人的一生都希望简单质朴,繁杂艰难是一生,尽情享用是一生,又有谁乐意抛却坐享其成再去拼搏获取利益包括政治利益呢。简单质朴,需要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的。由穷苦时的讲究,到富裕时的大方,再到破产或者潦倒时的将就,是一个过程,或许这是富不过三代的现实根源和大致结局。一个人,自由、健康、殷实、幸福地活着,最好!但殷实之后带来的独立、宽容、笃信难能可贵,这时或许有人把他们称之为智者。
梭罗说,大多数人把并不满意的生活归咎于时代的不幸,做一点事就叫苦连天,好似尽了责就得有所改变,特别是生存、生活环境。其实不然。有时,复杂的人际关系,繁杂的经济事务以及喧嚣的纠纷缠身,会为智者铸造出一个全新的巨大的镣铐,或许这时他才想着回归简单质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1:36:49 | 查看全部
《瓦尔登湖》边看边悟(6)人无法逃离
【原文】土壤是很适合种子生长的,它的根不断向下延伸,它的枝叶则信心满满地向上成长。人也同样扎根于土壤,却为什么不向上生长呢?
【悟语】这里很容易涉及几组词:逃离,专注,坚守。
逃离。人是动态的,是有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物。在空气、阳光作用下和填饱皮囊的需求下,人,逃离了土壤或者地面。只是逃离,不是离开,因为人只有站在土地上才有力量,才能生活。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一旦离开大地,便无能为力。
专注。人不像种子那么意志坚定、信仰坚守,进而专门在一块土地、一爿角落里长久矗立。人不能在土壤扎根。
坚守。人的坚守与种子、树木、瓜果相比,固守的时间长度、捱过的季节跨度,经历的生长期、存活期、发展期,与之存在较大的差别。
换个思维,如果一个人不吃不喝站立于某地,脚部的收获最多也是溃烂,因为人不能切切实实地长期直立于土壤,由此粗茎繁叶茁壮并开花结果。
换个思维,那些待宰的牲畜在地上狂呼乱叫,一旦被人吊起,离开土壤,接不到地气,它便活不了多久,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体会应该更深。或许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
短时间内,裤腿上沾满泥土,在田间赤脚劳作,脚踩泥巴,触碰尘土,难以治愈的脚气自愈了,这是我的一位同事说的,他退休后回老家伺候病中的父亲,时不时“扎根”土壤。
生灵繁衍生息和万物生发枯荣的续章,生命的初心和来时的路不同,生存的方法和接受的养分大相径庭,都在大地之上实现,却产生了迥异的结局。尽管如此,多少年以后,那么多棵向下扎根向上疯长的树,没有穿刺天空,没有够到云彩,没有挡住风儿,没有躲过霜雪;那些在大地上生活的人,没有带走一根稻草,没有留下几米足迹,没有库存一帧影像,没有得到一份挽留,没有长生不老,定是殊途同归,全部归于土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