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王兰英:惊涛与棋局——论破局的双重美学

 
发表于 昨天 16: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着朋友圈分享的《班组天地》杂2025年第七期夏晓老师的卷首语“鎏金时节‘破局’之美”,想到7月25日刚好参加了渝中区数智经济人才会客厅举办的企业家管理赋能闭门会一一华为流程管理破局之道,华为云企业管理咨询专家马文杰老师的精彩讲座,与夏老师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皆说破局之要、之道、之本、之美,细细品读,让我倍感受教,欣喜之下,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七月鎏金,思维亦在激荡。当夏晓凌老师笔下北戴河的惊涛拍岸与马文杰老师讲座中华为的流程变革在我心海同时卷起漩涡,我才真正领悟:破局二字,原是一场文明与自然共演的双重美学——一边是惊涛拍岸般壮烈的冲击,一边是围棋落子般精准的谋算。

夏晓凌老师的文字以海为纸,绘就破局最原始也最磅礴的图景:礁石在潮蚀中坍圮,却将浪花的锋芒锻入骨髓;渔火虽终将被巨浪吞噬,熄灭前却仍以光刃剜开黑暗的咽喉。这绝非浪漫化的逃避,而是直击生命核心的震撼呈现——破局之美首先在于其惊心动魄的冲击力,如惊涛拍岸,以粉碎旧有平衡的壮烈换取新生的可能。夏老师独具慧眼地将安全生产监察员制服上沉默的反光条,与波涛中明灭的航标灯并置:“都是黑夜里的标点,标记着生命的重量与温度”。此刻,破局不再囿于概念,它化身为一寸光,丈量深渊的轮廓;它变成一种存在,证明世界尚未沉没。

而马文杰老师所阐释的华为“破局之道”,则如围棋高手在方寸棋盘间的缜密落子。华为流程管理之变,其核心正是夏老师点破的“从更高维度重构规则或系统”。华为跳出局部泥淖,站在全局视野重新审视和设计流程,如同夏老师强调的“系统思维”与“长期主义”的视角升维。其“弃子争先”的智慧,是牺牲局部以谋取全局主动的战略清醒,与夏老师所赞国机集团“班组联盟”的“破局之举”如出一辙——他们以大气魄打破“单打独斗”的传统桎梏,在“协同作战”中重构新时代班组建设的格局,终成一场“美丽的突围”。那掌声雷动中诞生的联盟,正是无数微光的汇聚与流程重构的智慧交响。

自然界的暴烈启示与人类文明的精心布局,最终在破局者身上达成和谐统一。夏老师文中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凸目,正是分铸法创造的力学奇迹,30余个部件在火焰中达成千年契约——这何尝不是一种精密的“流程”?而现代8万吨模锻压机轰然落下时飞溅的钢花,与青铜时代匠人锤下的星火,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破局者既需有浪的柔韧,以顺应变化;亦需有石的顽固,以锚定根基。华为在流程再造中展现的正是这种刚柔并济,既敢于打破陈规,又能以强大韧性构建新秩序。

站在夏夜的海滨,惊涛与渔火、礁石与星光共同昭示:真正的破局之美,在于它同时容纳了惊涛拍岸的壮烈与围棋落子的精妙。我们既需要夏晓凌老师笔下那种撕裂旧茧、剜开黑暗的勇气与决绝,亦需华为所践行的“弃子争先”、系统重构的清醒与谋略。

破局者从来不是孤勇的莽夫,亦非冰冷的机器。他们是风暴中的灯塔,是棋局中的智者,以浪的柔韧拥抱变化,以石的顽固坚守价值。在惊涛与棋局间,唯有双翼齐振者,才能飞越认知的深渊,在时代交错的棋盘上落子如雷,在历史砧板上锻打新的法则——此乃破局者双重美学的永恒交响,亦是我们穿越迷雾、照见未来的唯一通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