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时代记录】 重庆,也被称为“中国桥都”。一座座跨江大桥、立交桥和高架桥,勾勒出一幅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8D魔幻城市”立体画卷。但长久以来,桥下的空间是这座城市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地带。 而到近两年,水泥森林的缝隙里,光开始透进来了,人也涌进来了。2023年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出台的《重庆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使用管理规定》,给这种变化按下了加速键,这些桥下空间被想象力点亮,成为市民生活的宝藏地。 重庆北滨路高架桥下的彩虹骑行道沿江绵延18公里,市民可以在欣赏江景的同时享受骑行的快乐。 李野/摄 落日余晖中,两位女孩在重庆南滨路高架桥下拍照留念。李野/摄 “N37桥角角夜光营地”是一个由宏滨路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打造而成的以潮流运动为主题的青春营地。在这里,粗壮的桥墩不再是阻碍,反而巧妙地将区域分隔开:这边是火锅店诱人的香气,那边是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还有游乐场此起彼伏的欢笑声…… 在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下,73岁的傅大爷每天早上都会来此练功。李野/摄 一位市民站在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下的江滩公园观赏远处的城市夜景。李野/摄 桥下的魅力,远不止于喧嚣。北滨路高架桥下的彩虹骑行道像一条长长的彩带,沿着江岸绵延18公里。夕阳下,骑行者的身影被拉长,巨大的桥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同样的静谧,在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下的江滩公园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夏日的傍晚,市民们或躺在草地上,享受江风带来的清凉;或站在江边,观赏对岸的城市灯火。 重庆鹅公岩大桥下的空间被改造成不同规格的球场供市民使用。李野/摄 在重庆沙滨路高架桥下的空地上,众多市民跟着音乐跳广场舞。李野/摄 桥上车流滚滚,是重庆的速度与效率;桥下光影流转,是重庆的呼吸、脉搏与人间烟火。重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更体现在如何将冰冷的钢筋水泥转化为滋养市民生活的“土壤”。重庆桥下的故事,远未结束。那些被点亮的角落,正折射着这座城市真实而动人的光芒。 (撰文:陈科龙 摄影:李野)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7日 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