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笔杆必备】经验材料起草的速成技巧与避坑指南

发表于 昨天 08: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创 一个孤行者 咬文嚼字的王二哥

经常有同行问我:经验材料到底该怎么写才能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今天就把我的“压箱底”心得整理成这篇干货指南,帮你避开常见误区,写出让领导赞不绝口的经验材料。
01
经验材料的四大特点
经验材料是常用的事务性文书,主要用于总结、提炼和推广某项工作的成功做法,通常出现在以下场景:一是上级单位要求报送典型经验,二是工作推进会作交流发言,三是申报奖项或创建活动,四是在内部简报或者其他权威期刊上发表。
      经验材料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真实性,是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二是典型性,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三是逻辑性,一般用“发现问题-建立机制-创新举措”或者“工作成效-具体做法-启示启发”三段式结构;四是可复制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02
起草经验材料的五步速成法
一是找准切口。写经验材料最怕“大而全”,一不小心写成工作总结。我的经验是:小切口才能做出大文章。动笔之前,对具体的工作进行全面复盘梳理,搞清楚来龙去脉,再从三个维度找切口。
1、时间维度上找“最先”,这项工作措施是本地区本行业第一个推行的创新做法。
2、效果维度上找“最好”,这项工作成效是本地区本行业最明显的,能够解决某一类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某项考核指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群众满意度提升20%、工作效率提升30%等。
3、特色维度上找“唯一”,本地区本行业特色的独创模式、个性化工作措施,具有鲜明的辨识度。
二是搭建框架。一般有两种“三段式”结构。
1、发现问题(占全文篇幅的20%)-建立机制(占全文篇幅的20%)-创新举措(占全文篇幅的60%),每一部分都可以分成三个或者多个小标题展开来写。
2、工作成效(占全文篇幅的20%)-具体做法(占全文篇幅的60%)-启示思考(占全文篇幅的20%),每一部分可根据需要分成三个或者多个小标题展开来写。
三是筛选案例。从小处着眼,选择最有突破性、最有说服力、最有画面感的案例,多用数据、多用细节来展示工作成效。比如,某部门创新举措研发了一个惠企服务平台,在本地区服务企业方面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平台收集了xx个政策条文,设置了xx个登录入口,兑现了xx万元奖补资金,为企业解决了xx个具体问题。
四是打磨标题。一般采用“动词+效果”句式,提炼经验材料主标题,可以加个副标题,说明是某项工作经验材料。比如:
搭建一站式受理平台,跑出审批加速度    (主标题)
——xx局审批提速工作经验材料     (副标题)
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技巧,打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主标题
对仗式:“线下做减法 线上做乘法”
数字式:“三个转变破解四大难题”
比喻式:“种好党建责任田”“政策礼包”“服务便利店”
口语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是优化语言。初稿起草后,全文逐字逐句推敲,对语言生硬、夸大其词、表述不明、逻辑混乱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确保没有明显的瑕疵和低级错误。在此基础上补充案例数据、提炼金句,提升材料的站位、视野和文采,力求做到神形兼备。
03
需要避免的五大雷区
一是数据注水:某单位将7%的增长率虚报为12%,数据经不起推敲,导致经验被全盘否定。
二是结构混乱:避免讲“措施”与“成效”混为一谈、纠缠不清,建议用时间轴或模块化呈现。
三是过度包装:警惕“三个强化”“五个抓手”等数字化、套路化表述,改用具体描述。
四是忽视适配:给上级单位的材料突出决策逻辑,体现上级的指导帮助和本级的工作思路;给平级的材料侧重操作细节,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是术语堆砌:专业术语要改成通俗易懂的表述,不能改的术语要打上括号加注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