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助力写作】写散文,怎么让“形散”不“神散”?

发表于 昨天 08: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字见文学


散文的美,在于它看似随意松散,实则有个核心主旨贯穿始终,既自由又有深度。好的散文就像一幅水墨画,表面看笔触好像很随意,实际上整体的气韵是连贯的,能让人感受到深远的意境。学会安排文章结构,是写好散文、既能放开笔写又能表达出深刻内涵的关键能力。

鲁迅的散文常常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起”笔,却能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在《二丑艺术》中,他先介绍浙东戏班中的丑角“二花脸”(即“二丑”),说明其与小丑的不同,此为“起”,通过描述大众熟悉的戏曲角色,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接着,详细描绘“二丑”的独特本领——有点上等人模样,懂琴棋书画,倚靠权门却又向百姓卖乖,这是“承”,进一步丰富“二丑”形象,为后文论述做铺垫。

随后,文笔一转,由戏中的“二丑”脚色转到对现实中受豢养的“知识阶级”扮演权势者“帮闲”角色的批判,此为“转”,使文章从对戏曲现象的描述上升到社会批判层面,角度突变却又逻辑紧密。最后,深入剖析“二丑艺术”产生的必然性与现实存在形态,指出帮闲文人如何用“最末一手”遮掩自己的本质,完成“合”,总结全文,将戏台上的“二花脸”与现实里的“二丑艺术”紧密相连,主题得以升华。鲁迅通过这种起承转合的布局,让文章如层层剥笋,不露痕迹地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蒙田的《要生活得写意》则另辟蹊径。开篇直截了当地表明写作意图,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此为“起”,开宗明义,让读者明确文章主旨。随后,以恺撒和亚历山大等人为例,阐述享受生活乐趣是正常活动,并将人们对生活的偏见作为衬托,逐步深入论述,这是“承”,不断强化开篇观点。

在论述过程中,蒙田旁征博引,谈及对求知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视角转换自然,此为“转”,从生活本身延伸到生活与求知的关系。结尾虽未刻意总结,却在行云流水般的论述中,让读者深刻领会其对生活的见解,实现了一种自然的“合”。蒙田的散文结构看似松散,实则在起承转合间,凭借其深刻思想和坦诚表达紧紧抓住读者。

无论是鲁迅式的层层递进,还是蒙田式的自由延展,起承转合的核心都是让文章的“神”始终凝聚。而要让这份凝聚的“神”更具感染力,离不开抒情与议论的相辅相成。

抒情赋予散文情感温度,议论则增添思想深度,二者平衡得当,散文方能韵味悠长。过度抒情易使文章流于空洞,而过多议论又会让其枯燥乏味。

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作者对地坛景物的描绘饱含深情,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这些抒情性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同时,史铁生又融入深刻议论,像“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从对自身经历的感悟上升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将抒情与议论巧妙融合,以情感触动读者心灵,以议论引发读者思索,使文章兼具感染力与思想性。

总之,散文的结构之妙,在于既能容纳鲁迅式的严谨深刻,也能包容蒙田式的随性洒脱,关键是让“神”始终在场。而抒情与议论的平衡,更是为这份“神”注入血肉与灵魂的关键。掌握这些门道,写散文时就能在看似自由的笔墨里,藏住贯通始终的气韵,让文字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在写作的世界里,独自摸索常常充满迷茫,而我们深知,专业的指引是成长的关键。“字见”未来作家计划,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导师改稿——你的每一篇作品,都会迎来导师们细致入微的审阅与修改。从语句的雕琢到故事脉络的梳理,从情感的表达至逻辑的架构,你能精准洞察自己作品的优劣,这种针对性的提升,远比埋头苦写高效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