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信息时代。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使用信息,对我们来讲,信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另一方面,信息又很抽象,它看得见,却摸不着。很多人说不清楚信息是什么,该如何度量信息,当然也就无法知道该如何利用信息改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信息是什么?很多人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资讯、影视、情报、商业记录等,但是却说不出信息是什么。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人类使用信息的时间虽然有上万年,但直到大约80年前才真正了解信息是什么。
大约80年前,地球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聚集在比克曼酒店,讨论二战后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信息的本质就是这些人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当时,刚30岁出头的香农开宗明义地指出,信息的含义不重要,其表现形式也不重要。所谓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的意义在于,使用它就能够消除一个藏在黑盒子里的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了解那个世界的目的。因此,信息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工业革命以来,一个文明产生的信息量,及其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衡量这个文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信息技术几乎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也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
1844年,莫尔斯实现了城际电报通信,开启了近代信息产业。1866年,菲尔德成功铺设了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实现了跨大西洋电报通信,将新旧大陆用现代通信技术联系在一起。当时使用这条电缆传输一个英文单词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今天看来,这个速度很慢,但已经比邮轮快很多了。今天,一条海底光缆的信息传输率是早期海底电缆的亿亿倍。
1946年,人类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当时它的计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已经算飞快了,因此英国元帅蒙巴顿爵士称之为“电的脑”。不过,它的速度和今天的计算机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而它的耗电量却大得惊人。今天任何一台智能手机的速度,都是它的上亿倍,而能耗不到它的万分之一。2016年,谷歌的AlphaGo战胜李世石。如果让AlphaGo采用1946年的技术,则需要几百万个三峡水电站供电。大家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进步速度有多快。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同时,信息技术也是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的信息技术,将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繁荣与进步。
讲到信息技术的未来,大家可能会好奇它今后将如何发展,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变化,它是否有物理极限。这些问题就要交给年青的一代来回答了。但在此之前,我们想帮助青少年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规律。这样,他们将来能在信息领域不断创新,并且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除了介绍信息技术本身的内容,我们还复现了在历史上对信息技术和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创造历程。他们以问题驱动自己的思想,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最终走向成功,造福人类。希望这些人的故事,也能给今天的年轻人以启迪。
(此文为《给孩子的信息科学》一书序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