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河北:技术经理人铺就“转移转化高速路”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本报记者 陈汝健

  7月28日,在河北青竹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里,6支机械臂正灵巧协作,将缤纷颜料管精准投入流动的托盘。

  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洪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组装千套24色画材,比传统人工减少9人,效率飙升114%。”这份“高效率”,正是来自河北工业大学技术经理人王炳嵛的牵线,使颜料管手工组装的传统时代彻底终结。

  2022年,王炳嵛从千里之外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引入自动装配技术,为颜料管组装安上了“智能芯”。

  同样的智能变革也在河北星月制动元件有限公司的检测实验室上演。该公司研发经理赵荣凝视着惯性台架试验机,新产品的性能如何,两天的模拟测试即将揭晓答案。“高温稳定性与降噪率曾是‘卡脖子’难题,但王老师带来的复合摩擦材料配制模型,让我们具备了为高端整车厂配套的底气。”她所说的模型,正是王炳嵛从河北工业大学“嫁接”的核心技术。如今,这项技术正推动故城县制动产业迈向更高端。

  “产业技术的精准植入,成为龙头企业突破重卡、高铁刹车系统集成研发的关键动力。”故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邢亚超深有感触。技术的力量正描绘产业升级蓝图:年底落成的摩擦材料产业园,将整合共享工厂、联合研发与检测资源,为占据全国34%份额的故城县制动产业破解共性难题。

  在一场“技术相亲会”上,河北科技大学技术经理人杨雪以敏锐眼光捕捉到一家能源企业受困于传统加热炉的减污降碳难题,她随即在学校专利库中锁定一项关键专利。“从技术匹配到转化落地,我们拆解了冶金加热炉的减排密码。”她介绍,通过将艰深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市场契约,最终促成关键技术在河北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等钢铁企业生产线上扎根,为冶金炉窑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这些技术经理人如何“炼”成?“组织专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是关键。”河北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赵莹揭示了培养奥秘。该校还建立了专利分类分级管理体系,让技术经理人对高价值专利“家底”了然于胸,从而更精准匹配县域产业需求。

  “我们培育的技术经理人既是政策通,又是市场眼,更是丝网、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的破题人。”衡水市科技局局长韦文华展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该市已培养专业技术经理人224人,建有技术转移机构20家。仅2024年,该市促成技术转移53项,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4753万元。

  河北省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构建技术经理人全周期培育体系锻造的数千人次技术经理人梯队,正成为实验室与生产线“双向奔赴”的关键变量。“他们懂评估、擅转化、会谈判。”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南永立说,“这条以专业人才为纽带的‘转移转化高速路’正在燕赵大地加速延伸。”

  技术经理人,这群新时代的科技“红娘”,以专业为针,以洞察为线,在科研深谷与产业高峰之间穿针引线,缝合实验室智慧与车间需求之间的裂隙。他们铺就的“转移转化高速路”,不仅为河北企业注入了智造的新血液,更在燕赵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科技与产业紧密握手、共同奔赴未来的生动图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