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助力写作】不知道怎么写细节?30天手把手教你写作细节训练(附每日操作指南)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写作障碍者互助日记
核心原则:不追求写得好,只追求写出来。每天任务完成即胜利,允许粗糙、简短。



每天只耗时30-45分钟,可拆分在碎片时间完成。早晨10分钟+午休15分钟+睡前10分钟。



如果你看了上一篇文章依旧不知道如何动手,就接着往下看吧。



01.1-7天:基础观察



基础观察,是为了要建立细节敏感度,是为了让大脑习惯捕捉你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积累第一批素材。



早晨(10分钟):观察身边1个物品



比如早餐碗、通勤包、同事的笔。



你要记什么呢?



颜色,比如碗沿有圈浅黄,是长期盛粥结的垢。



质感,比如包带磨得发亮,边缘裂了小口子,露出里面的帆布。



1个反常识细节,比如这个保温杯看着新,但杯盖扣不紧,每次拧都要多转半圈。



物品=颜色+质感+1个反常识细节。



午休(15分钟):观察1个路人/同事



记录什么呢?



服饰,比如她的牛仔裤膝盖处有故意磨破的洞,但洞边缝了细细的线——她想显随意又怕走光。



1个重复动作,比如她说话时总用食指敲桌面,节奏和语速一致。



人物=服饰+1个重读动作。



睡前(10分钟):素材库整理



我一般都记在flomo,睡前把当天记录的内容分类,比如“物品质感”“服饰习惯”,加1句如果写进小说,这个细节能表现什么。



比如,杯盖扣不紧→角色可能粗心/生活有点潦草,大概 10分钟左右, 汇总到电脑文档。



02. 7-14天:强化动作逻辑与情绪具象化



强化动作逻辑与情绪具象训练,为了让动作和情绪生理反应变成可调用的模板。



早晨(10分钟):选1个日常动作(起床/开门/递东西),拆成5个最小步骤,加环境互动。



比如,如何写递文件给领导这个动作?



1. 手指捏着文件右上角(避免挡住字)

2. 递出去时手肘碰倒了桌边的笔筒(笔滚出来3支)

3. 赶紧弯腰捡,头发垂下来挡住视线

4. 抬头时文件边缘蹭到领导的咖啡杯(溅了1滴在文件角)

5. 指尖下意识抹了下那滴咖啡(没抹掉,留了个浅痕)



午休(15分钟):每天练1种情绪(按“紧张→愤怒→悲伤→喜悦”顺序),写5个生理反应(越具体越好)



比如喜悦

1. 嘴角先咧开,然后眼角皱起来(像被手指捏了一下)

2. 说话时尾音会飘,带点气音(比如“真的吗?”最后一个字像往上飞)

3. 手会不自觉拍对方胳膊,力度比平时重(自己没察觉)

4. 脚尖会踮一下,像突然想起什么(其实就是开心)

5. 耳朵尖有点红(哪怕不害羞,也会发热)



睡前(10分钟):场景联想



从当天的动作/情绪素材里,选1个细节,想如果放在小说里,这个细节能推动什么小冲突?



比如,递文件时溅了咖啡→领导皱眉→主角更紧张→说话磕巴→反而被领导记住。



直接在当天素材后备注。



03. 14-21天:练物品/场景性格化



练物品/场景的性格化,是为了让服饰/陈设成为角色的无声台词。



早晨(15分钟):服饰写人



虚构1个角色,比如刚失恋的女生,退休老教师,写她的一身穿搭,每个单品藏1个信息,职业/习惯/秘密。



比如刚失恋的女生,穿的卫衣是oversize款,袖口长到盖住半只手——其实是男生的衣服。



牛仔裤膝盖处有个破洞,但用粉色线补了(她以前从不穿破洞裤,这是他送的)。



鞋子是白色板鞋,鞋边沾着泥(昨天在他公司楼下站了2小时,下雨了)。



午休(15分钟):陈设写人



选1个场景,卧室/办公桌/钱包,写3件物品,每件暴露1个角色特质。



比如独居男生的办公桌。



左上角放着1个相框(玻璃碎了,用胶带粘住,照片是他和奶奶的合影——他怕碰坏,一直没换)。



键盘缝隙里卡着饼干渣(他总边加班边吃饼干)。



桌下有个纸箱,露出来半截女生的围巾(去年冬天帮她捡的,没来得及还,她已经离职了)。



睡前(5分钟):素材调用



按照前面的练习给它们写上标签,比如#情绪生理,如果这个角色穿了#服饰人设 里的衣服,做#动作 里的动作,会是什么画面。



不用写,在脑子里过一遍,纯联想就行。



04. 21-30天:综合练习



把前面的练习碎片整合进行训练,为了把零散细节串成有画面感的小片段,打破写不下去的恐惧。



集中30分钟写1个200字片段。



每天给1个简单情境,用前面积累的素材填充细节到某一天的情境里。



女生第一次去男生家,进门后30秒(必须用到:1个服饰细节+1个陈设细节+1个紧张的生理反应+2个小动作)



比如她攥着包带(包带是旧的,磨得发亮),换鞋时脚尖蹭到鞋柜边的纸箱(露出半截女生围巾),突然喉咙发紧(像被手掐了一下),说“随便坐”。



她手刚碰到沙发(布面发涩,像晒过的粗布),就赶紧收回来——指甲在包带上掐出3个白印,又偷偷把卷到小臂的袖口拉下来(遮住手腕上的红痕,是昨天自己掐的)。



每天训练都标注碎片练习+日期。



最后5分钟进行自我复盘,问自己2个问题。



1. 今天哪个细节写得最有画面感?(比如包带磨得发亮)



2. 哪个细节还能更具体?(比如红痕可以改成红痕边缘有点起皮,是昨天掐太用力蹭掉的皮),直接写在片段末尾。





写在最后:



执行的时候不用追求完美细节,哪怕只写3个词,比如杯子→缺口→茶渍也算完成。



素材库标签越细越好,比如“紧张→手指”、“贫穷→陈设”,后期写小说时搜标签就能直接用。



30天后重复这个循环,换不同的观察对象和情境,比如职场场景,雨天场景,细节积累会越来越带感。



刚开始可能觉得刻意,或者说啥玩意呀。



不过坚持个2-3周后会发现,走在路上会自动注意到路人的细节。



穿西装的人袜子露了一截,便利店的冰箱发出嗡嗡声,这些都是你未来小说里的“血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