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发表于 2025-8-4 09:32: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改进文风大家谈】
  作者:萧跃华(北京日报社副社长)
  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一文,列举了八条写文章的经验,第二条便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向全党郑重推荐了这篇400字的短文,“劝同志们多看几遍”,并作了解读:“我们怎么样?不是明明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硬要大写特写吗?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他将反对“硬写”上升到“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高度。
  互联网时代,“硬写”遇到了新情况新挑战。日更焦虑、热搜“10万+”、客户端公众号无限推送,还有职场上留“迹”不留“心”的心得体会、重“痕”不重“绩”的总结报告,无不驱赶着写手“硬要大写特写”。这些都助长了内容同质化、信息泡沫化、写作空心化,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尤其随着AI写作的广泛应用,“硬写”不再劳神费力,只需动动嘴巴、敲敲指头,一篇“不食五谷杂粮”的AI文章即刻自动生成。
  “作文勉强为,荆棘塞喉齿。”如何摒弃不良文风?就个体写作而言,少上酒桌、多上书桌,少刷视频、多刷经典,少用AI、多用大脑,动笔前与“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名言对对表,慎重为文,宁缺毋滥,宁短毋长,宁不写不硬写;于制度层面而言,削文山,填会海,少留痕迹,多留实绩,像纠治违规吃喝顽疾那样对文风问题零容忍,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读书学习、笔头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良文风。这个氛围的形成说难不难,但任重道远!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3日 0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