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全国成千上万的班组中,虽说我们班组员工所处的企业不一样,从事的岗位不同,但只要能辛勤劳动,用心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劳动价值这点是毋庸质疑的,差别的只是价值的大小而已。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辛勤的劳动得到别人的鼓励、肯定,乃至赞扬的,从而走向成功的。这也是“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这句话能广为流传的真正原因,从这句朴实的话从里可以看出许多普通员工期望通过立足岗位,辛勤劳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在新中国成立62年里,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无数个杰出的劳模的先进事迹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
然而,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追求岗位价值最大化的时候,必须对有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思想引起重视,而深究其因具有极其现实的镜鉴作用。虽说劳动并无贵贱之分,价值大小靠自身努力。但客观的讲,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涨,与之如影随形的是物价高涨,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生活成本进一步加大,而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却是严重滞后,甚至出现负增长。当工人这个词语在人民心目中慢慢于贫穷、劳累、辛苦、危险划上等号时,工人这个职业已经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失去了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则形成了无数企业职工千军万马只为过管理这个独木桥的壮观场景,竞争程度之惨烈直逼国考。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在长期以来的体制僵硬行政干预的阴霾下,所奉行的看学历、论资历、讲年纪、凭关系等一系列的选才制度并未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变,在近乎苛刻的条条框框约束下,文凭、能力、年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让一个满怀希望工人的梦想粉碎;再加上“外来和尚会念经”等拿来主义等急功近利的用人思想作祟,重引用轻培养,更导致大多数普通员工的成长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近乎于零。这就导致员工岗位一锤子买卖,一岗定终生现象十分普遍,部分员工刚参加工作的雄心壮志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苦燥乏味的劳动中被消磨殆尽,随之而来的是无奈、悲观、苦闷与失落的情绪在心中蔓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开始左右其行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定大打折扣,其创造的价值可想而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显得如此的无奈而又必然。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发出这样的一种声音:人定胜天。我们过于强调个人自身所产生的力量,而忽视环境、条件、机遇等客观因素对人成长成功的影响,这未免有失偏颇 。其实人是群居动物,极其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左右,孟母之所以三迁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大放异彩,这并没有错,但在当我们扯满希望的风帆在人生的旅途中乘风破浪时,如果无法对一路上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有着充分客观的认识,固然能达到快速行驶,但稍有风浪必然会导致险象环生。其实有首歌里唱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没有这三分,怎么拼都不见得会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