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入链企业数量超3.6万家 山东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8月04日 第A3版)
  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
  聚焦19条标志性产业链,山东深入推行“链长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标志性产业链所在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21.1%、21.9%。各条产业链加快生长,助力山东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跃升。
  以“链”聚势推动更多企业“卡位入链”
  走进位于滨州市惠民县的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底座、轮毂等风机零部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这家企业是山东省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强说,他们凭借 “链主”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打造滨州(惠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前风电领域85%以上的产品品类可以在基地内生产。
  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介绍,19条标志性产业链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现代医药、纺织服装等领域。入链企业数量超3.6万家,占全省的90%以上。
  围绕标志性产业链,山东先后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元宇宙创新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医药产业提质等各行业支持政策20余项,还启动“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以产业链协同促产业发展向“新”
  位于淄博的纺织产业链“链主”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自清洁面料、极地白面料、跨界针织等,受到市场好评。公司副总经理李文继说,目前,鲁泰与产业链企业一起,构建起“纤维-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全周期纺织业创新链。
  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山东今年6月印发的 《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提出,省财政安排资金,按照项目预算金额最高20%的标准,每年支持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鼓励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重大科技攻关。
  一条条日渐成熟的产业链,正成为自主创新策源地,并将一个个企业“拧成一股绳”,有效促进链上企业协同创新。
  青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中,北海造船、中船发动机、海西重工、青岛双瑞等“链”上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了具有韧性的创新发展体系。当地船舶发动机曲轴本地配套率提升了50个百分点,船舶发动机本地配套率提升至89%。
  在产业链培育上,山东还做好前瞻性谋划,挺进新兴领域“蓝海”。
  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风口。山东此前印发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从关键技术创新、产业主体培育、应用场景拓展等几个方面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产业处处长贺强告诉记者,山东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链发展,今年1至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72.4%。
  集群成势做强产业发展“硬支撑”
  记者近日在枣庄市台儿庄经济开发区科创园看到,山东盛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楼上的林跃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责任公司共享厂房使用。
  山东盛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席昊说: “厂房设备共享共用后,我们提供前端产品,出售给林跃新能源,他们只需投入后端设备,减少了部分采购和生产成本。”
  得益于产业链不断拉长,枣庄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枣庄市锂电产业集群产能实现正极材料16万吨、负极材料6万吨、电解液26万吨、隔膜21亿平方米、电芯32吉瓦时 (GWh)。
  通过坚持 “点上强企、线上强链、面上强群”一体推进。截至今年上半年,山东已建成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一条条产业链聚 “链”成群,正 “链”强山东工业钢筋铁骨。今年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增长13.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