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爱心爸妈”结对帮扶,为留守孩子填补亲情空缺;专属成长档案里,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集体生日会上摇曳的烛光,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田……在运城市芮城县学张小学,留守儿童们感受着亲人般的关爱,慢慢积攒起成长的力量。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下,县人武部、县妇联、团县委、县消防大队等单位与众多社会爱心人士以“阳光护苗工程”为抓手,持续为这所乡村寄宿制小学注入温暖与希望,照亮69名乡村学子的成长之路。 在县妇联的指导下,学张小学通过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提供贴心的“一对一”心理咨询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老师们化身专业的心灵导师,为孩子们拨开生活中的阴霾。当孩子们因思念远方的父母而情绪低落,或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挫折而迷茫困惑时,老师们总会及时出现,给予鼓励与引导,帮助他们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逆境中坚强成长。 留守儿童小薛的故事,将这份关爱具象成了最动人的模样。双亲离世的阴霾曾像铅云般压在这个男孩心头,他把自己裹进沉默的壳里——课堂上总蜷缩着身子避开老师的目光,课间也只是独自坐在操场角落。老师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试着一点点靠近他:有的老师总找机会陪他说说话,哪怕他只肯吐出几句零碎的回应;有的老师发现他功课跟不上,便在课后把他拉到身边,一道题一道题地讲,陪着他一点点把基础扎牢;还有的老师留意到,每当歌声响起时,他眼里会泛起细碎的光,便鼓励他学唱歌;节假日家访,结对的“爱心妈妈”总会带来压岁红包、零食礼包、新衣服等。在这样的陪伴下,小薛心里的“壳”慢慢裂开了缝。第一次站在校园歌手大赛的舞台上,掌声像潮水般涌来的那一刻,小薛的眼里闪了光——那是第一次尝到被认可的甜。从那以后,小薛像破茧的蝴蝶般舒展起来:他代表留守儿童站上运城市妇联“童心向党童声朗朗”诵读展演的舞台,用铿锵的语调诉说对祖国的热爱;他成了校园广播站的“小主播”,温润的声音每天陪伴着全校同学。 在五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联合县人武部、县妇联、团县委、县消防大队等单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满溢温情的乡村教育之路。每月的爱心义剪,剪出孩子们阳光自信的模样;每季度的劳动技能展示、学期里的特长培养,为孩子们搭起发光的舞台,自信与潜能在掌声中慢慢生长;每年两次的研学之旅,带孩子们走出乡村看世界,视野在行走中悄悄拓宽……这些关怀像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田。 从清晨的第一声问候到夜晚的睡前轻语,从学习上的耐心点拨到生活里的细致照料,从心灵深处的温柔呵护到成长路上的全力托举,这所浸满爱意的乡村小学将持续汇聚爱心暖流,把关爱机制打磨得更暖更实,只为给每个孩子照亮前路,让他们在阳光下大胆追梦,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开出更绚烂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