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本想找工作 42人却成“电诈工具人”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不久,数十名求职者接到一次“务工”邀约,没承想,工作没找着,反而陷入电诈陷阱,42人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诈骗工具人”,被“收走”的手机卡,如何让无辜者卷入2.9万元的诈骗案?

42人因找工作丢失手机卡

7月8日,一个看似平常的“务工”邀约,却暗藏玄机,让42人稀里糊涂地陷入了电诈陷阱,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当天,耿某、刘某二人以提供“务工”机会为幌子,组织了42人前往火车站附近。这些人大多是为了生计四处寻找工作机会,看到有工作安排,便满心欢喜地跟着去了。到达指定地点后,耿某、刘某以“需要统一管理”的理由收走他们的手机。由于务工人员大多涉世未深或者急于得到这份工作,面对这些理由,虽有疑惑但也不敢多问,纷纷将自己的手机交了出去。

收走手机后,耿某、刘某便带着手机离开了现场。42人留在原地,满心期待着后续的工作安排,却迟迟等不到消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才陆续收到闪送送回的手机。然而,当他们拿起手机时,却发现原本插在手机里的手机卡全部不见了,务工人员发现手机卡丢失,原本说给安排的活儿也没有了后续,便拨打了报警电话。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被收走的手机卡,正被诈骗分子利用,一场针对他人的诈骗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丢失的手机卡诈骗了2.9万元

7月9日,受害人吴某像往常一样,正准备享受下班后的休闲时光。突然,他的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吴某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自称是抖音工作人员的声音。对方语气严肃地告诉吴某,他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每个月要扣费800元,如果不及时关闭,将会持续扣费,给吴某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吴某一听,顿时慌了神,他从来没有主动开通过什么直播会员,怎么突然就有了这笔费用呢?他连忙询问对方该如何关闭。对方便开始诱导吴某,让他下载一款名为“智会通”的App,并声称只有通过这款App才能关闭会员扣费功能。吴某没有多想,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并打开了App。紧接着,对方又要求他开启屏幕共享和接受远程控制,说是这样才能远程帮他操作关闭会员。

吴某虽然心里有些疑虑,但在对方的不断催促下,还是按照要求开启了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然而,就在开启这些功能后不久,他的手机突然出现黑屏现象,并且系统频繁弹出刷脸验证的提示框,要求他进行刷脸操作。吴某感到十分奇怪,但他已经陷入了诈骗分子的陷阱,只能按照提示不断地刷脸。

最终,吴某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了2.9万元。

接到吴某的报警,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经过一番侦查,警方发现,诈骗分子拨打给吴某的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电话,正是使用了之前耿某、刘某组织务工人员被收走的手机卡。

警方提示:

“电诈工具人”也可能构成犯罪

天津反诈中心提醒,坚决杜绝买卖或租借“两卡”行为,此类行为均涉嫌违法,切莫因小利或“不知情”将个人账户交由他人使用,避免成为电诈犯罪关键工具。

据介绍,“两卡”是手机卡和银行卡的统称。手机卡不仅包括日常使用的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运营商的电话卡,还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以及物联网卡。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电诈工具人”指受诈骗分子蛊惑或利诱后,为其犯罪活动提供“两卡”等各种辅助支持的相关人员统称。一旦成为“工具人”,即使获利微薄或自认“不知情”,也可能构成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