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防晒产品怎么挑?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看UPF,查批号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季紫外线强度较强,为避免皮肤遭受损伤,很多市民都会选购防晒衣、防晒霜等产品来保护皮肤。市面上的防晒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其实际防晒效果如何?又该如何正确选购?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消费领域民生关切,开展防晒产品安全监管专项行动。
“我们日常穿的普通衣服虽有一定的防晒能力,但防紫外线效果欠佳,难以应对高强度的日晒环境。大家在购买防晒服时,可以看看吊牌或水洗标上是否标注了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这是挑选防晒衣时需要关注的数据之一。”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据悉,根据执行标准,紫外线防护系数(UPF)需大于40才算达标,当吊牌上标注UPF大于40,就说明这款防晒衣可以阻挡97.5%以上紫外线,对于喜欢旅游、钓鱼等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建议选择UPF50+的防晒衣,其防晒效果会更好。工作人员还特别提示:“如果防晒衣上只标了‘防晒’字样,却没有具体的UPF值,购买时就需要谨慎考虑了。”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进一步了解UVA(长波紫外线)值,其透过率一定要小于5%,如果不想让皮肤晒黑、老化,就一定要留意这个数据。
在一家美妆店内,工作人员拿起一支防晒霜查看,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具备防晒功效的化妆品属于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产品,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方可上市。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留意产品是否已取得“身份证”,具体可查看是否标注有 “国妆特字 2024××××”或“国妆特进字 2024××××”等批准文号。
然而,在实际选购时,不少消费者很难直观判断产品是否存在问题。对此,工作人员建议,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化妆品监管”APP,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可在APP首页上方输入产品名称或产品的注册/备案号进行查询,除了核对产品的名称、生产企业等信息是否与实际相符,还可以仔细核对产品的成分表等其他信息。若发现产品标签内容与APP上备注的不一致,则需谨慎选购。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防晒产品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并妥善留存发票、小票等消费凭证。如发生消费纠纷,可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中西医都建议伏天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中医认为,姜性辛温,能温中散寒,有助排出身体因空调、冷饮带来的寒湿,还能升发阳气,促进脾胃消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身体基础代谢率,加速汗液分泌,散热解暑,还能刺激肠道蠕动,抗菌抗炎。
       
容易生气是该休息的信号
         
睡眠具有很强的生物节律性,也就是生物钟,可以平衡各种神经递质和激素代谢。经常熬夜或睡眠差会干扰神经递质的分泌节律和动态平衡,这会使愤怒、烦躁等负面情绪更易出现;同时缺觉会让身体进入防御状态,让人变成一个“小炮仗”,一点就着。
       
夏季失眠和 “空调病”困扰这样除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主心,心主神明”。此时人们容易烦躁、出汗多、睡眠差,稍不注意就会耗气伤津,影响体力和免疫力。
夏季应坚持“夜卧早起”,只要睡眠过程相对安稳、效率高,醒后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就无须忧虑或强行延长卧床时间;但夏季“天人相应”失衡以及暑、湿、热邪导致的病理性睡眠质量下降,则需予以调养。
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通过冷水洗脸、温水漱口、睡前用安神敛阴药材泡脚让身体“上凉下暖”;晚餐宜清淡,最好不吃夜宵;晚上7点后避免剧烈运动,中午适当午休。此外,中药代茶饮、艾灸等方法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夏季暑热难耐,人们贪凉容易导致“空调病”。中医认为,“空调病”起因为风邪、寒邪侵犯人体脏腑、经络、腠理或肌肉,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不同症状。夏季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大汗淋漓后立即吹空调,避免让冷风直吹颈椎、膝关节等部位;已受“空调病”困扰的人可适当饮用热水、食用热粥,或用生姜、苏叶泡水代茶饮,促进机体排汗散寒。
中医专家还给出一些防暑“妙招”:外出可携带淡盐水,少量多次饮用;睡前避免过多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保持心神安宁;每日按揉内关、合谷等穴位3分钟,可帮助散热、防止头晕。(新华)
       
建议洗完衣服马上晾
         
如果衣服长期晾不干或洗完没有及时取出晾晒,持续的潮湿环境会给奥斯陆莫拉菌提供特别好的滋生环境。奥斯陆莫拉菌会产生异味。另外,空气比较潮湿时,衣服不容易干,如果衣物之间又挨得紧密,空气不流通,衣物易发霉酸腐,产生异味。
       
不建议将鸡蛋清洗后存放
         
鸡蛋清洗后再存放,可能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鸡蛋的蛋壳上有数千个微小气孔,表面覆盖了一层天然保护膜(壳胶膜)。用力摩擦或用水浸泡鸡蛋,会破坏这层保护膜,水顺着气孔进入蛋内,给细菌打开入侵通道。如果觉得鸡蛋太脏,可用清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去除蛋壳表面的鸡屎和血迹,确保表面干燥。
       
http://ldwb.workerbj.cn/content/2025-08/04/node_1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