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中铁二十三局首个高原生态修复工程——拉萨南北山2025年度(山南段)营造林先造后补扎囊县桑耶社区1号片区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2817.5亩荒坡成功披绿。
该工程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施工团队面临缺氧、15℃昼夜温差、冻土施工等多重挑战。项目部配备氧气机、血氧监测仪保障工人健康,优化作业时间避开极端时段,以“缺氧不缺精神”作风推进工程。
施工高峰期,项目团队创下单日造林8000株的高原纪录。无人机运苗、索道输材与骡马驮运的传统现代结合模式,在复杂地形中高效作业。团队构建“多层次复合生态林体系”,20余种乔灌草形成立体生态网,绕开原生植被采用人工搬运,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
通过“以工代训”,项目培养300余名藏族、彝族生态工匠,人均月增收近万元。藏族姐妹组成“巾帼造林队”,彝族小伙阿合木呷从挖虫草转为技术工人,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目前,23万余株苗木成活率超90%,较传统方法提升30个百分点;90万米输水管线、85千米围栏等配套工程完工率100%。
8月管护期,工人有序开展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团队正对接补植苗木,跟踪拉萨南北山后续项目建设。这片新林区为高海拔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书写着产业工人守护高原生态的责任担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