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湿气排出的8个征兆,对照看看,你的湿气还在吗?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医食参考

排湿就是驱病,排湿成功的表现是,身体上的头发会变得非常干爽,没有原来那么油腻的感觉,皮肤出油现象也会有明显的改善,皮肤看起来更干净,更清爽。内耳内无湿气,耳屎变干。另外,便会成条状,不再出现粘连在马桶壁上。全身疲乏无力,倦怠懒言感消失,舌苔厚腻。

身体没有湿气,表现在这8方面

1.食欲恢复

湿毒淤积在体内,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胃运化不足,消化能力弱、食欲差,在身体排湿气的过程中,脾胃运化功能逐渐恢复,升清降浊,有利于食积消化,恢复食欲。

2.大便成形

湿邪停留在下焦,大便会粘腻,如果大便恢复正常,黏腻程度减轻,易冲掉并逐渐成形,也可以考虑为湿气往外排出。

3.精神状态佳

湿气重一般会感到头身困重,头部和肢体有沉重感,容易累,湿气排出后则感到神清气爽,身体轻盈。

4.出汗

湿毒淤积体内,会使体液淤滞,湿气可以通过皮肤排出,出汗增多则是淤滞体液逐渐排出的表现,特别是运动过后大汗淋漓。

5.水肿消退

湿气郁积于体内,可引起肢体水肿,身体在排湿气的过程中,体重会逐渐减轻,身体水肿消失。

6.皮肤改变

当体内存在较多湿气时,会影响皮肤,导致毒素瘀滞在体内,可能会长痘,湿气排出体外后,皮肤状态会好转,恢复正常光泽,逐渐细腻有弹性。

7.睡眠好

睡眠质量好,起夜少了,一觉到天亮,也不会睡醒后有疲劳感,身体轻盈,心情愉悦。

8.口臭缓解

湿气重时,肠道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口臭现象。随着湿气的排出,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口臭也会得到缓解。

排湿讲究顺序,一步也不能错

给大家分享一个超有效的四步除湿法。

第一步,调理脾胃。脾胃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水湿处理厂”,它们负责把身体里的水湿运化掉。如果脾胃功能正常,就能很好地防止湿气在体内堆积。咱们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像山药、薏米、红豆,这些食物就像是脾胃的“小助手”,能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水湿,还能增强脾胃的功能。

第二步,排出胃湿。胃湿很多时候是因为咱们饮食不规律,或者过度劳累引起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利水消肿的食物,比如冬瓜、黄瓜。它们就像身体里的“排水小能手”,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胃部的湿气。

第三步,排出脾湿。这一步可是除湿的重中之重。脾湿往往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或者饮食不节制导致的。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像扁豆、赤小豆。它们能帮助身体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去,让脾脏恢复活力。

第四步,排出寒湿。寒湿主要是因为咱们长期待在寒冷的环境里,或者经常吃寒凉的食物引起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温阳散寒的食物,比如生姜、羊肉。它们就像身体里的“小暖炉”,能帮助身体驱散寒气,把寒湿都赶跑。

三个穴位,排湿最有效

和大家分享三个穴位,平时坚持按摩或艾灸,就能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1、丰隆穴

取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

调理:丰隆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调理作用。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压穴位,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 3~ 5分钟。平时也可用拳头轻轻敲打此穴,以皮肤会自然变红为标准,每次 5~10 分钟。

丰隆穴一般比周围要敏感,按摩时会有轻微疼痛感。

2、足三里

取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调理: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调理作用。民间常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对于强壮身体有多重要。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天按压约5~10分钟。按摩时,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

3、脾俞穴

取穴: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肚脐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个椎体,下面旁开两指处即是。

调理: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的调理作用。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脾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再用擦法,即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以皮肤潮红为度。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此外,这三个穴位除了按摩也可以艾灸,每穴灸15~20分钟为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