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饭前先喝点汤是个不错的养胃良方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饭前喝汤容易产生饱腹感,因此不少肥胖者常常会在饭前喝汤,这样可以放慢吃饭的速度,不至于吃得过多。除了这个因素之外,饭前先喝少量的汤可以温暖胃部,激活胃液分泌,从而有助于增强消化功能。因此,常言道“饭前先喝汤,养胃的良药方”,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从口腔、咽喉、食管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儿“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若饭前不喝汤,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感,这时喝水会冲淡胃液,反而影响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汤可以是鸡汤、牛筋汤、猪蹄汤、鱼汤、肉皮汤、羊蹄汤、牛肉汤、排骨汤等。汤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汤可以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

1、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2、排骨汤抗衰老。排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3、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另外,急性病人要喝鱼汤,慢性病人不仅要喝鱼汤,也要喝牛肉汤;癌症病人不仅要喝鱼汤和牛肉汤,而且要喝牛筋汤;糖尿病和血黏稠的病人不仅要喝鱼汤和牛肉汤,还要吃肉皮冻等。

人们要想健康,就一定要先喝汤后吃饭。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多就好,要因人而异,一般午餐和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因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喝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

总之,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度,饭前饭后切忌“狂饮”,亦不可过多增加胃的负担。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怎么熬汤最科学合理。

1、熬汤用陈年瓦罐熬制效果最佳。熬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2、火候要适当。熬汤的要诀是:旺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才能把原料内的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熬出的汤更加鲜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而且汤色清澈,味道浓醇。

3、配水要合理。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营养和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一般是熬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而且要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熬汤不宜用热水,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或者开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里层蛋白质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此外,如果在熬汤的过程中往锅里加凉水,蛋白质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就不够鲜美,而且汤色也不够清澈。

4、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为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

5、熬制时间不要过长。长时间加热能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就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王娟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