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刀郎麦西热甫:欢歌萦绿洲 劲舞漫胡杨

发表于 2025-8-11 09:17: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河遗珍】
  光明日报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步子轻缓,却踩得很准,手臂摆动幅度不大,却和鼓点卡得严丝合缝……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文化馆里,艾力亚斯·尕依提老人从容的舞步,饱含着对刀郎麦西热甫的热爱与深情。他一旁的年轻舞者们身姿矫健,仿佛林中的鸟儿在跳跃、飞腾。
刀郎麦西热甫艺人在水边欢快起舞。 金炜摄
  “麦西热甫让我越跳越年轻!”今年69岁的艾力亚斯·尕依提,家住“刀郎之乡”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多浪村。他出身刀郎麦西热甫世家,十几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刀郎麦西热甫的一招一式,见证了这门艺术从篝火旁登上疆内外大舞台。
  阿瓦提县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刀郎麦西热甫则是刀郎文化的重要形式。在古代,生活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叶尔羌河、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在丰收、节日或劳动的间隙经常聚在一起,用歌声和舞姿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集音乐、舞蹈、歌唱、游戏等为一体的活动,逐渐发展为刀郎麦西热甫。
  “麦西热甫,意为‘聚会’。刀郎麦西热甫可以在室内、庭院、果园、野外,甚至在田间空地、麦场、路边等场合举行,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唱刀郎木卡姆套曲,跳刀郎舞,并在其间穿插‘朴塔’‘告诚’等游戏,诙谐热烈。”阿瓦提县文联主席王国纯介绍。
在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手工艺品摊位旁弹奏都塔尔的老人。阿瓦提县文旅局供图
  2008年6月,新疆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学者评价,刀郎麦西热甫中蕴含着一种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它是新疆大地上开出的艺术繁花,质朴且绚烂。
  离阿瓦提县文化馆20余公里的刀郎部落景区内,烈日当空,可游客们的心情依然雀跃。千年胡杨林间,随着刀郎木卡姆的欢快旋律骤然响起,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们双臂舒展如鹰隼展翅,脚步铿锵似马蹄踏浪。他们就像塔里木荒原上跳动的生命火焰,让游客的情绪被瞬间点燃。
  在演员们热情邀请下,原本素不相识的游客们纷纷加入进来。哪怕舞步有些凌乱、手势稍显笨拙,但心与心的距离却不再遥远。欢笑声回荡在胡杨林间,整个刀郎部落都变成了欢乐的舞台。
  刀郎部落再现了刀郎人的渔猎情景,细致展示了古代刀郎人的生活风貌,成为体验刀郎文化的“网红打卡地”。2018年,阿瓦提县刀郎麦西热甫暨刀郎木卡姆传承中心在此建成,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刀郎文化的阵地不断加强,推动非遗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发展有机融合。
阿瓦提县农民画画家笔下的刀郎麦西热甫。阿瓦提县文旅局供图
  早在2005年,阿瓦提县就组建起一支刀郎歌舞团,每年开展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公益演出百余场(次),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多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舞姿和身影。各乡镇、社区也自发组建文艺小分队,各族群众聚在一起自导自排刀郎舞。
  多年来,艾力亚斯·尕依提持续在县文化馆非遗培训班教学,向各年龄段学员普及刀郎麦西热甫的表演特点、文化知识,教授基础动作、表演手势、编舞技法等。2017年,他被评为新疆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没有麦西热甫的生活,是没有滋味的生活。我会一直跳下去,直到跳不动为止。”在艾力亚斯·尕依提的心中,刀郎麦西热甫舞出的是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赞美。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0日 10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