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商洛发电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在人才引进、使用、留住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厚植人才沃土,有效激发人才活力,实现了人才建设数量、质量、效益齐头并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坚持“引才育才”,涵养人才“源头活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推动人才兴企,必须广开进贤之路,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包容的胸怀把人才“引进来”。 公司秉持“夯实基础、吸纳高端”的工作思路,坚持按需引才,紧紧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和生产运营需要,建立人才需求目录,采取网络直播、高校宣讲、现场招聘等方式,广纳英才。近三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99名,占比84.6%,为公司项目建设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员工能力特点与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和目标,夯实人才成长根基。采用专家、技术骨干集中授课、导师带徒、一线锤炼、轮岗学习等方式,帮助员工积蓄发展潜力,加快成长步伐。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大力推行“人人上讲台”和“管理部室作风能力提升”等活动,形成现场讲解、理论讲课、仿真机练习等多维一体的培训模式,以及现场考问、理论考试、系统图比赛、仿真机检验等多角度考评体系,助力员工更好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充分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佳绩的良好局面。公司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陕西省技术能手4人,陕西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先后获评陕西省电力行协“标兵班组”2个、“优秀班组”3个、“优秀班组长”5人。 聚焦“选才用才”,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公司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市场化用工改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集团“三定”工作要求,优化公司定员、定编、定责方案,调整完善了岗位序列与薪酬分配。适度拉大中层、值长等关键岗位间薪酬差距,调整薪酬档级划分机制,加大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倾斜力度。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对岗位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于不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岗位,进行撤销或合并,采取调岗、依规降岗等措施实现人岗匹配。在全面实施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的基础上,2024年将竞争上岗范围扩大至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2025年上半年组织七批次内部竞聘,共有35人通过内部竞聘调整至新岗位,真正形成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格局。 通过重构《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打破“大锅饭”,分层量化指标、动态目标校准和跨部门互评,破除“平均主义”,建立“贡献度—绩效值—分配链”评价模型,充分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热情。持续完善各部门绩效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力度,激励员工多劳多得。通过“部门+个人”两级绩效考核,收入差距可达50%以上;同时,绩效考核结果还应用于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级调整等多个方面,让每一位员工真正劳有所得、劳有所获。 人才聚,则事业兴。公司#1、#2机组连续多年获评中电联“3A、4A级优胜机组”,2024年又分获600MW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5A、3A级优胜机组”,填补了陕投集团系统内同类型机组5A级空白。 围绕“爱才留才”,助力人才“如鱼得水”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 公司紧盯人才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办好人才“关键小事”,着力为人才提供最优服务保障,助力人才全面发展。一方面,公司深化薪酬分配机制改革,加大人才绩效激励力度,进一步落实薪酬分配自主权,加大向核心岗位、骨干人员和一线关键苦脏险累岗位的分配倾斜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专项奖励,优化公司专项奖励制度,围绕价值创造、争先创优、科技创新等贡献,近两年投入专项奖励资金共计1000余万元,对有突出贡献及重大影响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奖励力度。 此外,公司还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理赔额度,建立企业年金,持续做好职工健康体检、职工互助保障、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关心关爱职工生活,先后为生产一线配备直饮机、咖啡机、冰箱等设施,确保员工在休息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服务。通过举办迎新春环厂越野赛、登山、跳绳、篮球比赛、足球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先后组织110余人前往吉林长白山、云南腾冲、安徽黄山进行疗休养,切实提升了全体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未来,商洛发电将以更强烈的担当、更务实的举措,全面开启人才强企战略新征程,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坚决扛牢保障能源安全和稳增长重大政治责任,为打造现代能源标杆企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商洛发电 全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