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河南油田:“立交桥”模式助力青年跨越式成长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河南油田:“立交桥”模式助力青年跨越式成长
乔庆芳 李如飞
8月4日,河南油田水电厂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座谈会正在进行。厂领导班子成员、技术专家与近5年入职的30余名青年员工围坐畅谈,共同探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2023年入职的刘志在分享成长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三级培养体系'就像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成长阶梯,让我们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精准支持。"
水电厂党委创新构建的"启航—托举—锻造"三级培养体系,形成了覆盖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全周期的培养链条。针对入职1-2年的新员工实施"启航计划",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党支部书记担任思想导师,首席技师或业务骨干担任技术导师,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指导,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安排6-12个月的轮岗实习,确保新员工全面了解水电厂各业务板块的运作流程。
对于入职3-5年的青年骨干,"托举计划"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该计划重点培养青年员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技术攻关、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方式促进综合素质提升。2021年入职的殷冠发在参与新疆外闯市场项目后表示:"在一线实战中积累的经验,是任何课堂培训都替代不了的。"而"锻造计划"则面向表现突出的青年精英,通过管理、技术双通道发展机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5月,3名"95后"青年通过公开竞聘走上基层副职岗位,其中1998年出生的李聚辉从技术员晋升为变电运维中心副主任,成为该厂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为确保培养体系落地见效,水电厂配套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每周一学、每月一练、每季一考"的"小组制练兵"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员工在"微课堂"中增长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每季度举办的创新创效大赛为青年员工搭建了展示平台。在2024年3月21日"奋斗五十载,启航新征程"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上,25名青年员工同台竞技。通信运维站的范中磊针对"油田站库信息化仪表主要通过有线传输进行数据采集,受线路影响较大,易产生通信故障"的问题,提出"通过使用压力变送器进行数据远程传输,搭建组成站库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案,使日均数据传输稳定性达到99.99%。计划财务室的董悦则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节支创效291万元。
"这些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从一线'痛点'里长出来的。"大赛评委、水电厂副总工程师黎英贤评价道。据统计,近五年入职员工主导的多个创新项目年创效超过500万元,其中6项获国家专利。此外,水电厂实施的"竞争性选聘+末位调整"用人机制,有效打破了论资排辈传统,目前该厂创新工作室中青年员工占比已超过50%。
"三级培养体系就像一座立交桥,让青年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发展路径。"水电厂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这一体系,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平台。"通过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水电厂不仅为青年员工搭建了成长舞台,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