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1

【2025年第9期观点擂台组稿】新员工的主动,是“越界抢活”还是“成长必需”?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观点擂台】

◆观点
新员工的主动,是“越界抢活”还是“成长必需”?
【事件】许可只是想多做点事却被讥讽越界抢活
许可入职某公司技术部已半年,跟着张师傅学设备运维。部门节奏快,张师傅常忙着处理突发故障,没太多时间系统带她。许可想快点上手,看到张师傅检修时总会主动递工具、记参数,有时还会整理上周的故障记录,标注自己觉得重要的规律。
可最近他发现,张师傅偶尔会说“这些不用你急着做,先把基础流程背熟”;有次他看到李师傅调试新设备,凑过去说“师傅,我帮您记数据吧?”,旁边老同事王哥私下跟他说:“小许,刚来别急着表现,老师傅们有自己的节奏,别添乱。”
许可很委屈,自己只是想多学多做,怎么就成了“急着表现”?他既怕不主动会被说“不上进”,又怕主动了被误解“抢活、越界”,到底该怎么把握分寸?如果觉得新员工主动找事做容易被误解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如果觉得不会被误解的请以反方发表观点;也可选择中立的角度发表看法。
注:1.8月25日截稿。
2.在投稿通道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正方:主动找事做容易被误解】

1. 老员工有“工作惯性”,警惕“节奏被打乱”。老员工对工作流程、分工有固定认知,新员工突然“找事做”可能打破他们的节奏——比如许可整理的故障记录,老员工可能觉得“数据格式不对”“没必要现在弄”,反而认为新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干扰工作”。
2. 职场隐含“边界感”,老员工怕“被冒犯”。尤其技术岗、操作岗,老员工对“谁负责什么”很敏感,新员工主动接手不属于“基础学习范畴”的事,可能被解读为“急于替代老师傅”“想证明自己比前辈强”,比如王哥说的“别抢活”,本质是担心新人越界。
3. 老员工对“成长速度”有固定预期,排斥“拔苗助长”。在老师傅看来,“半年该打基础”是默认规则,许可的主动在他们眼里可能是“心太急、不踏实”,甚至怀疑他“想走捷径、不尊重经验”,反而给贴上“浮躁”的标签。

【反方:主动找事做不会被误解,关键在“怎么主动”】

1. 职场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老员工更认“实在行动”。如果许可的主动是“补位”而非“越位”——比如张师傅忙不过来时递工具、记参数(而非自己上手操作),整理记录前先问“师傅,我按这个格式整理您看行吗?”,老员工只会觉得“这孩子眼里有活、懂事”,而非“表现自己”。
2. 老员工嘴上说“慢慢来”,实际期待“有眼力见”。张师傅说“先背流程”,但没人会拒绝“带着思考的主动”,明确自己的“辅助定位”,反而会被夸“有规划、不盲目”。
3. 误解的根源是“主动没踩对节点”,而非“主动本身”。王哥的担心,本质是怕许可“没摸清岗位逻辑就乱插手”,如果许可先问“师傅,这个环节我现在能学吗?您觉得我从哪步开始帮忙合适?”,把“主动”变成“带着请教的配合”,老员工只会觉得“这孩子懂规矩、想学真东西”。

【中立:主动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精准对接需求”】
新员工的困惑,本质是“主动的方向”与“老员工的需求”没对上。老员工要的“主动”,是“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能做什么”,而非“漫无目的地找事”。
先“观察”:看看老师傅每天花时间最多的事是什么(比如张师傅总在处理突发故障,核心需求是“减少重复劳动”);
再“对接”:带着具体问题主动问“师傅,您处理故障时总查上周的数据,我每天帮您整理好行吗?”;
后“调整”:如果师傅说“不用”,就退回去做基础事,等下次再找更合适的切入点。
说白了,职场不排斥主动,排斥的是“自说自话的主动”——找事做前先想“我做的事对前辈有帮助吗?”,比“我想做事”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