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出版日期:2025-08-12 A03版●班组 山西工人报
本报记者司雁
综掘一队班组长带领班组2024年完成进尺2314.8米,超计划6.6%,获评集团“最强掘进队”;综采队检修班每月开展两次技术分享,检修合格率超98%,2024年12项创新成果节约成本200余万元,跻身集团“双十佳班组”。这样的优秀班组正是潞安化工漳村煤矿人才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潞安化工漳村煤矿坚持“人尽其才岗尽其能”的用人理念,在班组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通过给能人 “引路”、给高手“搭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
为充分激活基层岗位人才 “原动力”,该矿结合实际需求,重点对一线职工岗位技能提升途径、岗位能手作用发挥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判。例如,职工井下工作时间与培训时间冲突,导致职工参与系统培训脱节;专业新技术、新方法学习方式单一,不能全面有效及时地传递到一线职工中,导致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不全……如何破解难题?该矿以“俯下身”的姿态,积极组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岗位能手到多家兄弟矿井单位进行对标学习。
该矿带着问题走进一线、走进车间,以管理对管理、技术对技术、技师对技师的“点对点”对接方式,针对人才“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比、分析、总结,将切实可行的做法带回来,组织相关业务科室、主管负责人召开统筹会,各个系统分别进行提炼总结,最后梳理人才培养路线,制订“技能技师画像”管理办法;实施岗位能手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并纳入人才管理重点实施办法,打造一支岗位上比技能、实操上见成果的人才队伍。
该矿采取职工“点餐式”的培训方式,重点对采煤、机电、抽采等专业制订职工培训计划,设立短、中、长成才目标,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充分发挥优秀人才“资源库”作用,通过“课上老师讲、课后自己学”的方式,实现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化;充分利用矿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大课堂”,采取面对面教授,深入开展“师带徒”活动,采取“一带一”的方式进行结对;将现场培训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教与学、演与练的互动中夯实新职工、转岗职工的基本技能,促进师傅徒弟共同学习,为在岗职工快速成长、增长本领提供可靠保障。
与此同时,该矿依托 “揭榜挂帅”“小改小革”等形式,公开选拔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技能精湛、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的高技能人才给予“中奖”机会,用人导向做到“三个倾斜”,即向扎根基层一线的老实人、大学生倾斜,向耐得住寂寞、敢啃硬骨头的实干家、青年尖子倾斜,向勇于创新、善于攻关、精于研究的技术能手倾斜,畅通职工成才渠道,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技能强、业务精、管理好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智能化矿井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