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津公交第四客运公司工会开展“劳模进班组”宣讲,创新推出“宣讲+实践”的形式,既提升职工政治素养,又传授工作技能——
班组思政课让职工“心明手巧”
“劳模精神不是口号,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日前,在天津公交第四客运公司保养车间维修一组,市劳动模范、公司维修工王祥伟站在维修设备前,为维修班组的职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己的维修工作经历,激励班组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抒写属于自己的劳动故事。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将思想理论润物无声地融入到班组日常工作,点燃了班组职工的学习热情。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成为懂技术会创新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就像这个轴承异响问题,不能只换零件,你要能找到‘病根’,还能创新技能解决难题。”王祥伟蹲在公交车底盘旁,手持检测仪一边逐项检测,一边结合思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他的宣讲下,年轻职工们不仅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升,还逐渐掌握了系统化排查方法。“王师傅的宣讲太接地气了,我是心也亮堂了,手也变巧了。”职工小陈感慨道。
此时,王祥伟又从工具包中掏出自制的“多功能扳手”说:“这是我用报废零件改装的,既能拧螺丝又能测间隙。国家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咱变废为宝就是在践行绿色环保,所以大家要多动脑多创作。”在他的引导下,很多职工也分享起自己在工作中的“土发明”,挂钩拆装扳手、可调节的轮胎拆装器……现场瞬间又变成“职工技术创新研讨会”。
“我就想让职工们既提升思想,又学到本领。”王祥伟说,他是公司的技术带头人,今年公司为他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将发挥“传帮带”精神,带动团队发挥保障作用,用心服务一线车队。同时还不断修旧利废,使用废旧的防冻液桶为一线车队制作节水型清洁水车,并自制改装电动地面清洁机、电动打磨清洁机等工具。王祥伟不仅在维修作业一线发扬劳模奉献精神,他还带领团队义务为调度室制沙发床、茶几等,改善职工工作休息环境。
把思想理论融入实践行动,用实际行动感染广大职工。王祥伟的宣讲没有打印好的讲稿,有的只是油污的工装、粗糙的双手和熠熠生辉的匠心。正如他在宣讲结束前总结的那样:“咱们公交维修工的责任,不仅要把车修好,更要把本领传下去,把智慧聚起来,让每一辆公交车都成为市民的‘幸福专车’!”
本报记者崔晓雪
见习记者张昊 通讯员宋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