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6点还是8点:中年时差

发表于 2025-8-14 09:36: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沐晴

6点和8点起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差别超乎想象。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别再熬夜了,尽可能早起吧,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有段时间,我为了追剧,陷入了作息的恶性循环。天天凌晨一两点睡,早上八点半挣扎着起床,洗把脸就往外跑,赶去上班。

一路上,忙着赶车,转车,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只能到单位随便对付一口。而接下来的一整天,我都在一种“又困又睡不着”的状态中,苦苦煎熬。头脑昏沉,反应迟钝,别说工作,就连自己喜欢的事,也提不起兴致。然而,一到下午四五点,我就忽然精神了。接下来,就是各种吃喝,在外面玩到晚上九十点,再回家追剧,熬夜。

一段时间后,我明显发现,皮肤出油出得厉害,体重也增加了不少。更令我不开心的是,生活完全陷入一种失序,行动力变弱了许多。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调查显示: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的习惯,甚至90%的年轻人身体出问题都与熬夜有关。

伴随熬夜而来的,是早上的晚起,伴随身体变差而来的,是生活的混乱。尤其是人到中年,早上几点起床,对接下来的一天,乃至整个生活,特别关键。

6点和8点起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差别超乎想象。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说:我们现在的样子,是曾经的我们使用时间亲手塑造的;而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样子,又取决于现在的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

对每个人而言,一年都是365天,一天都是24小时。但仔细算下来,倘若每天早起2小时,那一周就比别人多出大半天的时间。而早起的这2小时,往往是人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也就是说,早起做事,效率更高,成果更显著。日积月累下来,我们就能迎来“早起的奇迹”。

我表弟,大学毕业后,去北京某IT公司做程序员。最开始,他还是比较懒散,延续大学里昼夜颠倒的作息。虽然没耽误工作,但整个人状态却越来越萎靡。加上他性格内向木讷,不免引来领导同事的不满。后来,一位前辈建议他,每天早起跑跑步,提振一下精气神。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表弟开启了他的晨练计划。一开始,他7点起床,跑半小时去吃饭,然后打卡上班;慢慢地,他6点起床,跑完步还能看会书,自己下厨做早饭;几个月后,他5点30分起床,跑步时间延长到1小时,看书、做饭、处理邮件,都能在上班前搞定。

因为早起,表弟不仅人精神了,思考力、判断力也比以前好很多。

作家梁实秋,特别喜欢早起,五冬六夏,雷打不动。太阳没出来之前,四周静悄悄的时候,他就沉浸式写作、翻译。等天亮了,人声嘈杂起来,他便收笔,投入到热闹的生活中。

在《为什么我能在冬天坚持早起?》一文中,梁实秋写道:醒来听见鸟啭,一天都是快活的。走到街上,看见草上的露珠还没有干,砖缝里被蚯蚓倒出一堆一堆的沙土……这时候我衷心充满了喜悦!

有人说,中年后的日子不好过,一睁眼就要奔赴生活的战场。老人、孩子、工作、赚钱,都压在肩上,自己的身体、情绪,也总是顾不上。往往是忙了一天,就算已经很累很累了,还是有很多事来不及做。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别再熬夜了,尽可能早起吧,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到最后,拼的永远是耐力。好的作息,坚持下去,我们便有耐力,跑向幸福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