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创建活动专辑】 ▷创建经验◁ 编者按 班组18人承担公司技术要求高的50件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重大关键部件智能化焊接和技术研发等工作,面对物体打击、火灾、吊物坠落伤人、气瓶冲撞爆炸伤人、地面积水滑倒等危险源,该如何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班员在尺寸超高、操作空间狭小、视野受限等不利条件下作业,面临高处坠落、窒息、中毒等风险,又该如何保障员工安全?创建中,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焊接分厂智能焊接一组以“5831班组安全屋”为指引,探索出“五个强化”举措、“三是否、两巡查、一总结”管理方法的模式,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500天,被中安协评为2024年度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班组。 东方电机焊接分厂智能焊接一组 守护产量世界第一发电设备生产安全1500天 ◎向海华 何文涛 林泽婧 7月10日,世界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大唐扎拉水电站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一次焊接完,鏖战了90天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焊接分厂智能焊接一组18名成员终于卸下重担。“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焊接,得益于用‘5831班组安全屋’指引,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作业。”智能焊接一组班组长王勇军说。 智能焊接一组成立于2021年,共有成员18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汇聚15名特级、高级等技师,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德阳市首席技师2人,主要承担公司价值高、技术要求高的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重大关键部件智能化焊接和技术研发等工作。创建中,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以漫天火星为伴、焊枪为笔,坚持以“5831班组安全屋”为指引,在钢铁的缝隙中缝合时代的筋骨,用“五个强化”举措和“三是否、两巡查、一总结”工作法,实现连续1500天零违章、零事故、零职业危害,守护着产量世界第一的发电设备生产安全。 “五个强化”学以致用 实现连续4年设备零非停零误动 作为公司智能化转型的标杆班组,智能焊接一组每年承担着50件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关键部件的焊接与研发任务,参与过1000兆瓦白鹤滩水电、坦桑尼亚国235兆瓦朱利诺等国际知名项目建设。班长王勇军说, 他们以“五个强化”为抓手,构建起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 强化“党建+安全”工作机制。班员围绕生产经营急、难、险、重工作,创建党员示范岗3个、党员模范机台3个、四川省青年安全示范岗3个、党员责任区5个、青年突击队8支,“点面联动”提升班组集体战斗力,实现支部建设与班组建设“无缝对接”。 强化设备点检标准执行。班组牵头编制《弧焊机器人点检标准书》《弧焊机器人隐患排查表》等系列指导书,上岗前对标检查、收工前对照清扫,实现连续4年设备零非停、零误动。2024年11月,班组针对机器人进行药芯焊丝堆焊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创新性地引入机器人前端焊烟收集装置,每年吸附收集焊烟500公斤。 强化制度落地执行。班组制定10余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标准和绩效考评制度,推行“岗责分明、流程清晰、标准统一、记录完备、绩效考核、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将责任制落实到位,并与月度、年度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制度有效执行。2024年6月,班组针对抽水蓄能球阀、热电机座等大型结构焊接需要搭架难题,将脚手架分层级错层Z字形搭架,单次攀登高度从6至13米降为一次3米,大幅降低高处坠落风险。 强化安全技能培训。班组依托VR体验式培训基地创新性开展盘扣式脚手架登高实训等13项培训,全员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班组结合夏季特点及高温焊接作业的主要风险,组织开展急性锰中毒桌面推演、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演练等活动,创新引入自动体外除颤器(EDA)实训,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教学,构建起培训-演练-应急“三位一体”的安全防线。 全国每4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东方电机的设备 实现零违章、零事故、零职业危害 东方电机为全国提供了约30%的水电装备、60%的核电装备、40%的火电装备,全国每4度(千瓦小时)电就有1度(千瓦小时)电来自东方电机的设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王勇军说,班组面对“结构复杂、尺寸超高、操作空间狭小、视野受限、弧光粉尘交织”的条件,总结出“三是否、两巡查、一总结”的管理方法,将安全管控嵌入生产全流程。 “三是否”,守住上岗第一道关——班前会核查班员的精神状态,杜绝疲劳、酒后上岗,严查劳保用穿戴,整改完毕再上岗,源头上切断人为隐患。 “两巡查”,织密现场防护网——安全网格员全天候巡检,既查违章作业、也查安全消防器材、设备管线“跑冒滴漏”现象,利用微信小程序“随手拍”和公司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系统,实行“上报→排查→反馈”闭环管理流程。2024年5月18日,网格员黄绍泉及时发现班员徐海林在执行朱利诺项目操作阀体自动化焊接时,未手动运行校验程序即启动自动运行模式,结果导致机械臂移动速度意外失去控制。他迅速启动紧急停止按钮,避免一次可能发生的事故。 “一总结,推动持续改进——每周例会,通报本周存在隐患、部署下周计划。同时,安全员指定1名组员识别作业中潜在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分析,其他组员进行点评,从不同角度补充和完善风险评估结果,发现可能被忽略的风险点。2024年7月,班组针对水轮发电机中转轮叶片端头较为尖锐部分的风险,开发转轮尖角防护装置,被刺伤、划伤率由30%下降至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班员领衔 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超500万元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班员秦建表示:“只有保证安全生产底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才能守正创新,开创班组安全管理新局面。”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职业病防治周”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班组持续开展安全技术问答4次、安全操作技能培训8次,持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激发班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让安全规范处处可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安全作业指导书。班组编制和优化10余份标准作业指导书,为团队提供一份安全工作“地图”,降低潜在风险带来的损害。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班组实施定制化“手工焊+机器人”的能力提升方案,开辟双通道培训机制,依据成员特点因教施材,10余人实现独立编程。近年来,5个班员分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质量标兵和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四川省劳模、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等50余项荣誉称号。 班组积极发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特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多的优势开展创新。2024年9月,班组针对小组作业方式属于大规模焊接机器人集群作业、设备采用380伏动力电为动能,作业存在人身安全巨大威胁这种情况,采取“动力线绝缘屏蔽+压线槽”光滑过渡处理,有效解决动力线与作业平台长期接触导致漏电的安全风险。 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班员秉承技术创新理念,领衔开发激光增材、CMT、激光熔覆、微束等离子修复等焊接前沿技术并在公司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应用于抽蓄导水、转子支架、球阀、冲击式转轮等大型复杂焊接结构件的生产制造中,全年可节约9000公斤焊材,效率提高55%以上,创造经济效益约500 万元。 创建至今,班组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500余天,先后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创新工作室和机械冶金职工创新一等奖、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东方电气集团质量先进班组等30余项集体荣誉称号。2024年12月,班组获评安全管理标准化一级班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