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宋洋
8月1日,在吉林石化乙烯厂老31机组拆除现场,全国劳动模范崔岩带领青年员工围在这台服役30年的老裂解气压缩机组旁,开展实地教学。金属碰撞声与热烈的讨论声交织,让这个即将退役的老设备焕发出新的教学活力。
“大家看,这就是机组的‘心脏’部位。”崔岩指着拆解开的压缩机核心部件说道。青年员工们立即围拢过来,有的蹲下身仔细观察,有的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阳光照在泛着金属光泽的设备上,将每一个零部件的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出来。
“崔老师,这个干气密封看起来普普通通,为什么说是核心部件呢?”青工张恩赫指着设备上一个不起眼的部件问道。崔岩小心翼翼地拿起干气密封,招呼大家凑近说:“别看它小,作用可大着呢。它就像机组的‘守门员’,防止介质泄漏。一旦失效,不仅影响生产,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说着,他翻转部件展示内部结构,青年员工们纷纷探头观察,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
教学进行到关键零部件维修环节时,崔岩的讲解更加细致入微。在演示压缩机油封修磨时,他手持工具,动作缓慢而精准地说:“角度要控制在30度,左右手要配合好,力度要均匀,就像这样……”青年员工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有人不自觉地模仿起他的动作。轮到汽轮机轴瓦刮研示范时,崔岩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刮研不是力气活,要讲究技巧和手法,刮研时要注意力集中,千万不能着急,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
示范结束后,崔岩鼓励大家动手实操。青工王皓楠在测量变速箱齿轮间隙时出现了误差,崔岩立即上前指导说:“测量时要保持百分表垂直,来,你再试一次。”在崔岩的耐心指导下,王皓楠很快掌握了要领。另一边,张春成正在练习轴瓦刮研,崔岩观察后指出:“手腕要放松,力度要更均匀些。”经过几次调整,张春成的动作逐渐规范起来。
“老师,这个变速箱拆解顺序能再演示一遍吗?”有青工提出请求。崔岩欣然应允,边拆解边讲解:“先拆这个盖板,注意螺栓要对称松开,拆卸时候要戴好护目镜……”青年员工们围成一圈,有人拍照记录,有人小声讨论。当拆到关键部位时,崔岩特意放慢动作:“这里有个定位销,要特别注意……”
教学间隙,崔岩还给大家讲起了这台老设备的故事——“这台进口机组当年可是我们的‘宝贝’,每次检修都要格外小心。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都没机会上手……”青年员工们听得入神,不时提出问题,现场气氛既认真又活跃。
“现场教学太直观了!”青工常浩感慨道,“书本上的图纸再详细,也比不上亲手摸一摸、拆一拆来得明白。”他的话音刚落,就引来一片赞同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