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莱阳海尔厨房电器车间检验员徐小惠 攻克两个重大安全难题的“最美安全守护者” ◎本刊记者/顾 威 通讯员/石 君 在青岛海尔集团莱阳海尔厨房电器车间的灶具试火工位旁,质量部质量过程检验员徐小惠正盯着机械臂精准点火——这套由她主导研发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如今已替代人工完成每天6000次试火操作。从消毒柜安规测试到灶具明火检测,这位质检员用2年多时间破解11个生产难题,2025年3月,被青岛海尔集团评为“最美安全守护者”。 2023年初,青岛海尔集团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人区合一”班组安全标准化竞比——“争当安全创客”活动。这给徐小惠一个新的用武之地。两年来,她跑遍车间每一个质检角落,摸透每一个工位的流程和风险点,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致和敏锐,锁定多个安全风险工位。 2023年7月,青岛气温始终在25至32摄氏度徘徊,随身携带风险排查笔记本的徐小惠在消毒柜安规测试操作工位发现,为避免接触带电部件,员工要脚踏绝缘垫、穿绝缘鞋、手戴绝缘手套操作,时间长了,员工手脚都会出汗,容易发生导电致使员工发生触电危险。这一发现,促使徐小惠决定对消毒柜安规测试工位操作程度进行改造,她每天查找相关资料,同设备管理的同事探讨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可行性,带领团队经过近1个月对铜块接触导电的安全性设计、自动化流程的时间节点等反复研究、试验,最后在工位横梁增加一个可伸缩工装,外加U型环绕插排,一套安全测试仪器替代了人工测试。 改造后的消毒柜安规测试,员工只需将插座插到插排里,随着工装板运行,机器带电运行到安规测试仪前,工装推出铜块接触机器开始测试,测试结束后运行到性能工位,拔掉插座,插座自动回归,简单又安全,彻底消除了人工测试带来的触电安全风险,节省了成本,给公司创造了一定经济收益。 初试成功,激发了徐小惠参与“争当安全创客”活动的激情。她又将目光锁定在灶具试火工位。该工位是灶具品质把控的咽喉,作业需要连接天然气管道,模拟用户点火场景,反复测试打火性能和灶具各部件的气密性。每天,6个工位的每一个工位需要重复试火作业6000次以上、开关明火枪4000多次。 每一次点火,灶具阀体的气密性、快速接头松动、试火枪老化漏气……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瞬间引发难以想象的爆燃事故,直接威胁操作员工的生命安全。如何消除这个安全隐患、把人从有安全隐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2024年6月,徐小惠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实现智能化无人操作。 “我们使用这种传统检测方法多年,也习惯了这种操作,你来海尔才几年,就想要搞不用人操作,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些员工质疑、嘲笑徐小惠。可徐小惠想到智能化已经是世界工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海尔集团包括她所在的厨房电器有限公司,各种家电产品的生产线都在搞自动化、智能化,那灶具试火检测为什么不能智能化?徐小惠向领导请缨,得到大力支持,特批给她30万元项目研发费用。 徐小惠带领由她牵头组建的攻关小组对如何实现精准自动点火、明火枪在哪个位置实现、如何确保气密性检测的可靠性、试火结束后如何断气、产品出现不良如何识别等突破点等反复进行技术论证。 那段时间,徐小惠和团队“泡”在技术资料里,对比不同型号机器人的性能及灵活度,对将机器人手臂上绑定明火枪、使用时弹开明火枪出气引燃明火枪在灶具内按照轨迹移动测试气密性等多个方案进行筛选,最后确定每个工位配备4个高精度燃气泄漏监测探头,实现无死角监控;设置1个强力应急排风系统,一旦报警立刻强力抽排;最核心的是设计出两套独立的自动灭火装置,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迅速扑灭火源。 尽管进行了精心设计,可项目推进却并不顺利,大小火测试接连失败, 但徐小惠没有气馁。她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继续认真研究技术资料,并请教专家,凌晨3时仍在车间调试设备。团队连续奋战3个多月,对传感器精度进行调整、算法进行优化,2024年10月,终于获得成功。检测效率比原人工测试耗时提升28%,年节约人工及潜在事故成本18.6万元,质量检测一次性通过率从96%提升至99%。 从“人工避险”到“机器换人”,徐小惠的创新实践不仅是个人职业价值的突破,更折射出海尔集团“安全即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正如徐小惠常说:“每个工位的安全改进,都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迈进的一小步。”破解了两个重大安全工位难题的同时,她还攻克9个质量顽症。2023年她被评为莱阳市“最美职工”,2024年度先后获评山东省“五一巾帼标兵”、莱阳海尔公司“安全之星”,最终获得青岛海尔集团“最美安全守护者”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