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全国劳模叶林伟:8万吨压力机下的“绣花功夫”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全国劳模叶林伟:8万吨压力机下的“绣花功夫”(图3幅)
尹力 张智慧 邓思思
7月10日,国机集团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公司8万吨模锻压力机班组大班长叶林伟回忆起在人民大会堂那场盛会,依旧难掩激动,他说“能在全国总工会百年庆典上代表所有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真是又激动又光荣。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劳动者,身边的同事们都为这份荣光感到自豪。当时我在倡议书里说的那些奋斗的话,一直推着我不断前进
这位世界最高等级8万吨模锻压力机首位操作手,在锻造领域十数年如一日深耕细作,与团队一道积极探索,成功研制C919关键核心部件,为我国大国重器制造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并深入了解这位全国劳模代表“托举”大国重器的奋斗历程。
“既然不能开飞机,就为造飞机贡献一份力”
2006年,学生时代的叶林伟听说学院锻压班要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定向培养技能人才,而这台机器可以为中国建造自己的大飞机提供支撑,从小梦想开飞机的他毅然从热门的工民建专业转入锻压专业。
“既然不能开飞机,那能为造飞机贡献一份力,也是圆梦!”叶林伟说。
带着为造飞机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2009年,叶林伟进入中国二重,来到蒸汽锤锻岗位学习。每天与叮咚作响的模锻锤为伍,而师傅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2年,8万吨模锻压力机正式建成投产,叶林伟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大压机首批6人操作团队。
8万吨模锻压力机高达42米,相当于15层楼房的高度,总重量达2.2万吨,通过液压泵驱动高压缸,能在瞬间产生高达8万吨的压力。这样一个“大家伙”,却是用来为C919这样的大飞机锻造正负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的高端精密模锻件。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创造世界纪录的巨型压力机,8万吨模锻压力机锻造操作当时没有可复制的经验借鉴,全靠自己探索和实践。
还没“登机”就要先闯3
第一关看“天书奇谭”。10万个英文单词的压力机说明书,汇集了海量专业术语。
第二关摸液压原理。总长10公里的液压管道,遍布上千个阀体、管道、增压器等元器件的所有工作原理,都必须熟稔于心。
第三关钻电气原理。大压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柜有上千个电气单元模块,任何指示灯的闪烁都有特定意义,表示压机正常或者故障,操作人员须全部掌握。
外方专家曾断言,中国培养一名大压机操作者最起码也得一年半载。叶林伟不服气,把400页英文说明书抄下来、翻译好,钻进大压机地下“迷宫”一点一点摸索。叶林伟攥紧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短时间拿到操作手资质。
“我现在还记得,考试那天,调试方出的题很难,超出了正常范围综合考核,我是唯一通过的,他们给我打了高分。”叶林伟说。闯过难关的叶林伟终于实现愿望,成为这台“国宝级”设备的首位操作手。
8万吨模锻机练就“压鸡蛋”绝活
为了能够精细控制这台超级设备,叶林伟练出了一个绝活:用8万吨模锻机去压生鸡蛋,蛋壳破裂,蛋壳膜不破。万吨千钧,皆在毫厘之间。
攻关C919起落架的压制时,叶林伟和团队遇到了两大难题:锻件定位和温度控制。
首先是定位。模具型槽有高低差,上模一压下来,锻件低点就容易翘起来,如果压机速度慢,等发现偏差再调整就晚了,几吨重的坯料只能报废。
这件事没有解决捷径,只能和设备“死磕”。叶林伟和同事们白天守着压机看每个动作,液压阀开合的声音、压力表跳动的幅度,记满3大本笔记;晚上把原理图铺在床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满“这里要快0.5秒”“这个角度要偏2度”等关键因素。
其次是温度。温度控制更是一场“全员会战”。1200摄氏度的坯料出炉,每秒冷却2摄氏度20秒内必须完成所有动作,不然坯料变硬,无法继续锻压。大家只能围着刚出炉的坯料反复测试,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调了无数版参数后,终于找到临界点,锻压时间最终被控制在6秒。
叶林伟和他的团队凭借对8万吨模锻压力机液压系统的深入了解,以及十余年无数工件的锻造经验,为国产大飞机C919锻造了130多个关键承力零部件,真正实现了为造飞机贡献一份力的梦想。
“咱们操作的是8万吨模锻压力机,要有8万吨的胆子”
作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首位操作者,叶林伟将自己多年的操作经验整理编写成《8万吨模锻压力机操作手册》800兆牛操作标准作业程序及异常处置办法》,系统梳理了压力机操作流程,总结出烤模、物料准备、装炉加热、锻造生产等8项流程操作标准化手册,为大型模锻件的质量提升和标准化生产、大压机操作人才的培养贡献了无数经验智慧。
如今,叶林伟已是不少人的师傅。带徒时,叶林伟常说:“课本能教会你公式,但教不会你‘手感’。”
在长期的“师带徒”过程中,叶林伟摸索出了一套心得。
第一是教徒弟学会听设备所“表达”的声音。他经常带着徒弟到8万吨压机前聆听,有一些高压管,在正常的情况下声音顺滑,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发生其他异响,甚至会对整个管道产生一定的振动。徒弟们需要长时间观察和感受,掌握设备传递出来的语言,从而精准地掌握设备实时运行的情况。
第二是锻炼徒弟的心理素质,叶林伟经常不定时问操作手遇到问题怎样解决,团队会把解决方案尽可能做到更好。
第三是带领青年操作人员学会总结。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团队从下到上梳理经验,编写成每个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手册,叶林伟再带领大家开会,对手册内容逐步骤核对、逐环节打磨。
叶林伟常鼓励同事、徒弟要“敢想敢试”。团队推进“制坯+模锻”一体化时,有徒弟提出想创新锻件定位方式,有人觉得“老办法够用,别折腾”。他却拍着徒弟的肩膀支持道“要敢于吃螃蟹,试成了就是新突破。”
“我们操作的是8万吨模锻压力机,要有8万吨的胆子。当年没人觉得鸡蛋能在压机下不破,但我们试成了。”叶林伟说。此刻,8万吨压力机的轰鸣声里,仍藏着他当年那份敢闯的回响。


展示8——蓝领精英。图片1:叶林伟在8万吨模锻压力机操作台前.jpg
展示8——蓝领精英。图片2:叶林伟(右二)和伙伴们一起奔赴“大国重器”建设新征程.jpg
展示8——蓝领精英。图片3:叶林伟和他的“伙伴”——8万吨模锻压力机.jpg
展示8——蓝领精英。图片4:叶林伟(左)在安排班组工作.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